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晏子忠 其二

标题包含
和晏子忠 其二
每逢耆旧问,夸说太平年。 橘柚三冬富,荷花万顷联。 断岩书姓氏,胜迹已蹄筌。 群盗方如猬,渠鞭恐著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每当遇到长辈们问起当年的光辉岁月,我们都会谈论起那些太平盛世的美好时光。那时候的橘柚在冬天里显得格外丰富,而万亩荷花的联翩起舞更是让人陶醉不已。古老的断岩上刻下了我们的名字,美好的名胜古迹见证了我们的足迹。然而,现如今群盗四起,危险重重,我们手中的鞭子恐怕要先做好抵御的准备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和晏子忠 其二》:古代诗词名称,作者为吴泳。 2. 每逢耆旧问,夸说太平年:耆旧,指年高望重的人;太平年,指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时代。 3. 橘柚三冬富,荷花万顷联:描述地方物产丰富,环境优美。 4. 断岩书姓氏,胜迹已蹄筌:断岩,指山岩峭壁;胜迹,指著名的古迹;蹄筌,指马在泥水中留下的蹄印。这句表示古迹已被磨灭。 5. 群盗方如猬,渠鞭恐著先:群盗,指盗贼;猬,指刺猬,这里形容盗贼众多;渠鞭,借指追捕盗贼的行动;著先,即率先。这句表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盗贼众多,但无人愿意率先采取行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和晏子忠 其二》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丰收的景象、自然的胜景和历史的故事,体现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国家和平安宁的期盼。诗中的“橘柚三冬富,荷花万顷联”两句尤为引人入胜,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与丰富物产。然而,结尾两句“群盗方如猬,渠鞭恐著先”又提醒我们,即使在太平盛世,也不能忘记防范潜在的危机。诗人以此表达了居安思危的思想,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晏子忠 其二》是南宋诗人吴泳在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一年,65岁的吴泳正值人生暮年,从湖南安抚使任上退居闲居的他在回顾自己一生时,感慨万千。 在当时,南宋已经立国近二百载,然而金人南下之势仍在,整个国家饱受战争之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这样的现实,吴泳想起了他的挚友晏子忠,同样是一个忧国忧民的文人志士。他们曾在年轻时一起探讨政治、民生等课题,如今故人逝去,只剩下他一人仍为国家的未来担忧。 这首诗正是吴泳在对故人的怀念以及对国家的忧虑之下创作的。通过描绘春光、燕子等景物,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和平的期盼。同时,也体现了南宋末年文人士大夫们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