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群玉
九衢名与利,无计扰闲人。
道远期轻世,才高贵重身。
石脂稀胜乳,玉粉细于尘。
骨换肌肤腻,心灵气色真。
嵩山高到日,洛水煖如春。
居住应安稳,黄金几灶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在繁华的世界中,名利是无法影响那些清心寡欲的人们的。他们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淡泊的态度,才华横溢让他们得到了尊重。他们的品质如同珍贵的宝石,细腻得就像尘埃。他们的气质令人陶醉,仿佛拥有无尽的魅力。他们住在像嵩山那样的高处,享受着像洛水那样的温暖。他们的生活应该平安稳定,金碧辉煌的房屋永远不会失去光泽。
去完善
释义
1. 九衢:指繁华的街道,这里指都市。
2. 轻世:轻视世俗,不追逐名利。
3. 石脂稀胜乳:石脂,一种矿物;稀,稀少;胜,超过;乳,乳液。这句意思是石脂比乳液还珍贵。
4. 洛水:古代河南的一条河流,现在称洛河。
5. 安稳:安定,平稳。
6. 黄金几灶新:黄金,形容富有;几灶,几个灶台;新,更新,变化。这句意思是富裕程度不断发生变化。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友人李群玉的诗。诗的开头提到九衢的名和利无法干扰这位闲人,即指李群玉。接着表达了他超脱世俗、才华横溢的品质。然后以石脂和玉粉比喻李群玉的才华和精神风貌。后半部分通过描绘嵩山、洛水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希望李群玉能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过上安稳的生活。整体来说,这首诗语言精炼,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敬意和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李群玉》是唐代诗人姚合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814年左右,即唐宪宗元和年间。在这一年里,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相对稳定,为文人墨客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诗人姚合此时正身处长安,担任京兆府功曹参军一职。这位才子虽未得到朝廷的重用,但一直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广交诗友,积极参与诗歌唱和活动。他与李群玉等友人关系甚好,经常相互交流心得,抒发胸怀。
在这首《寄李群玉》中,姚合抒发了对友人李群玉的思念之情。他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重逢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崇尚自由、追求精神慰藉的人文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