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盘洲杂韵上 长春

标题包含
盘洲杂韵上 长春
四季花长发,朝朝得细看。 绛英能受暑,绿刺更禁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适(1074年-1135年),字景伯,号盘洲老人,鄱阳(今江西鄱阳)人。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著名文人、政治家。 洪适出身于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洪皓曾任礼部尚书,母亲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女儿。他自幼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四季鲜花常开,我每天都仔细欣赏。 红色的牡丹花能承受炎热,绿色的蔷薇枝能抵御寒冷。
去完善
释义
绛英:红花。比喻诗人自己身处困境而矢志不渝。
去完善
赏析
赏析: 诗人以长春花为主题,描述了这种花卉在四季中都能生长的特点。“四季花长发”,表明长春花在一年四季都能开花生长,为人们带来了美丽的景致。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长春花的细节特征,表达了对它的喜爱之情。“朝朝得细看”,意味着每天都能够欣赏到长春花的美丽花朵,表达了诗人对长春花的热爱。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分别描述了长春花的两个特点。“绛英能受暑”,指出长春花的花朵能够承受高温的环境,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也能盛开怒放。“绿刺更禁寒”,则说明了长春花的绿叶具有抵抗寒冷的能力,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够保持生机盎然。这些诗句不仅展示了长春花的坚强生命力,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盘洲杂韵上·长春》是南宋文学家、诗人洪适在公元1158年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于他担任地方官职时期,故蕴含了丰富的时代及人生际遇元素。 首先,我们要明确洪适所处的历史时期为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由于北方战事频繁,南宋统治者为求偏安江南一隅,采取了一系列政治举措,如推行科举制度、发展经济等,以巩固国家政权。作为这一时期的文人,洪适受到了时代的深刻影响,他的作品饱含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之情。 其次,关于洪适的人生际遇,他曾在朝廷和地方担任过各种职务,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行政管理经验。然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的政绩并未得到应有的肯定。这首诗便是他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对世事的感慨和无奈的发泄。通过描绘“长春”的美丽景象,反映出作者心中的理想境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盘洲杂韵上·长春》这首诗歌反映了南宋时期的时代特征,同时也体现了洪适作为一位文人官员的内心世界和人生经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