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浣溪沙

标题包含
浣溪沙
何药能医肠九回。 榴莲不似蜀当归。 却簪征帽解戎衣。 泪下猿声巴峡里,眼荒鸥碛楚江涯。 梦魂只傍故人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质(1035年-1112年),字景文,号雪山,北宋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王质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功名。后来,他被任命为地方官员,历任知县、通判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如何治疗曲折多回的肠胃? 榴莲并不像那四川的当归。 摘下帽子和军装脱掉。 眼泪如同巴峡的猿猴啼哭,视线模糊如同在楚江边的沙鸥。 梦境中只想跟随故人的身影飞翔。
去完善
释义
1. 何药能医肠九回:"何药能医"指没有药物可以治疗;"肠九回"形容极度忧愁的心情。这句诗表达诗人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 2. 榴莲:一种热带水果,这里用作比喻,暗示诗人所处的环境并非故乡。 3. 蜀当归:一种中药,通常用于补血活血,这里暗示诗人思乡之情。 4. 却簪征帽解戎衣:描述诗人摘下征战时的头盔和军装,表示结束征战生涯。 5. 泪下猿声巴峡里:"巴峡"位于四川省东部,长江上游;"猿声"出自唐·杜甫的《秋兴八首》中的“听猿实下三声泪”,描绘战乱中诗人悲伤的心境。 6. 眼荒鸥碛楚江涯:"鸥碛"是沙滩之意,这里指长江边;"楚江"即长江,流经楚国故地。这句话形容诗人对故乡景色的思念。 7. 梦魂只傍故人飞:表达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希望能与故人相聚。
去完善
赏析
词人的《浣溪沙》抒发了思乡的深情。首先,“何药能医肠九回”形象地描绘出作者在思乡之情中的痛苦挣扎,如肠回百转般折磨人。接下来,“榴莲不似蜀当归”暗示了归乡的渴望和对家乡的无比眷恋。而“却簪征帽解戎衣”则表现了词人对战争、军旅生活的厌恶,迫切想要摆脱这一身份回到家乡。 “泪下猿声巴峡里,眼荒鸥碛楚江涯”生动展现了作者眼中的故乡景色,同时又表达了无尽的愁绪和悲哀。而尾句“梦魂只傍故人飞”则意味深长,梦中与故人的相聚也反映了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团聚。整首词情感真挚深沉,语言优美,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词人思念家乡、渴望团圆的强烈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是南宋诗人王质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激化中显得尤为敏感。王质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博览群书,有着深厚的文学素养。然而,尽管他才华横溢,却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使得他在世俗眼光中的地位并不显赫。 在这个时代,民族矛盾尖锐。金兵南下,侵占了宋朝大片领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南宋朝廷却偏安一隅,昏庸无能,政治腐败,民众疾苦无人问津。这种现实令文人们痛心疾首,他们以笔为刀,抨击时弊,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王质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的词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在《浣溪沙》这首词中,王质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的忧虑。他以“春色三分”开篇,寓意春光短暂,时光流逝,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接着,他用“桃花谢了春红”这一句,暗示了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像桃花凋谢一样,让人感慨万分。最后,他通过“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这句千古传颂的名句,发出了珍惜时光的感叹,同时也警示人们要把握住当下的时光,不要虚度年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