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满江红

标题包含
满江红
方丈维摩,蒙衲被、都齐不省。 空怅望、锦裘绣帽,玉珂金镫。 十月小春逢此日,一时胜事输公等。 问短衣、匹马射南山,何人肯。 山暮紫,峰如笋。 江寒碧,沙如粉。 望塞鸿杳杳,水遥天永。 饮罢不妨瓶屡卧,归来自有风吹醒。 试断桥、流水月明边,寻疏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质(1035年-1112年),字景文,号雪山,北宋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王质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功名。后来,他被任命为地方官员,历任知县、通判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住持维摩,身披袈裟,整齐而不显露出自己的真容。只空余惆怅,看着那华丽的锦缎帽子和丝带装饰的马铃。这个月的吉日里,大家一起度过了美好的时光。试问有谁愿意身着简朴的衣服,一匹马上射猎南山呢? 傍晚时分,山峰如春笋般矗立,江水映出碧蓝之色,沙滩犹如粉妆。放眼望去,是那渐行渐远的鸿雁,水面宽广无边。喝醉了也可以躺在瓶子上休息,回到自然中被风吹醒。再试试在明月下的断桥,流水涓涓,寻找稀疏的倒影。
去完善
释义
1. 方丈:这里指位于浙江省舟山市的普陀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2. 维摩:指维摩诘,是佛教著名居士,这里以他代指高僧大德。 3. 蒙衲被:比喻具有高深的修养和智慧。 4. 齐:指五岳之一的泰山,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圣地。 5. 不省:不理解。 6. 锦裘绣帽:华丽的衣饰,这里用以形容王公贵族。 7. 玉珂金镫:华贵的马具,这里用来衬托上层社会的奢侈生活。 8. 十月小春:指农历十月,此时天气稍暖,故称“小春”。 9. 胜事:美好的事物。 10. 公等:你们这些人。 11. 短衣:粗布短衣,古代平民百姓的衣着。 12. 匹马射南山:描写箭术高超的形象。 13. 塞鸿:秋天南飞的鸿雁,用以表现秋意。 14. 杳杳:遥远的样子。 15. 断桥流水月明边:暗指西湖十景之一的“断桥残雪”。 16. 寻疏影:寻找稀疏的影子,暗示夜深人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词风独特,充满诗意和豪放之气,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生活经历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词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观描绘,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山河画卷。同时,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与不满。 上阙以“方丈维摩,蒙衲被、都齐不省”开篇,描述了作者身处的环境和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空怅望、锦裘绣帽,玉珂金镫”则是对达官贵人的嘲讽,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紧接着的“十月小春逢此日,一时胜事输公等”则是通过对比自己和他人的生活,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最后的“问短衣、匹马射南山,何人肯”则表达了对勇攀高峰、锐意进取精神的赞美。 下阙则继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豁达胸怀。“山暮紫,峰如笋。江寒碧,沙如粉”这四句,不仅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山图,而且通过色彩的运用,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明。接下来的“望塞鸿杳杳,水遥天永”则是对远方景象的憧憬,表达出作者对辽阔天地的敬畏之情。随后的“饮罢不妨瓶屡卧,归来自有风吹醒”则是对自己生活的调侃,表现出作者的乐观精神和豪放气质。最后的“试断桥、流水月明边,寻疏影”则是对自己未来的期许,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江红》是南宋诗人王质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公元1195年前后。在这一年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政治上,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但政治局势依然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在经济上,由于战乱和社会动乱,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困苦;在文化上,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诗词、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王质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人物,抒发个人情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王质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关切,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高度艺术成就的诗歌作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