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想象着有一天能驾一叶扁舟,漂泊万里,在江上吹奏悠扬的长笛;到那时,我的心将与自由飞翔的白鸥结伴,共守宁静无争的约定。

去完善
释义
归船:象征归隐生活;白鸥盟:出自《列子·黄帝》,比喻淡泊名利、寄情自然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开篇,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并透露出诗人完成公务后的轻松愉悦;颔联则用宏大的画面——“落木千山”“澄江一道”,营造出开阔深远的意境,使人顿生胸襟豁然之感。颈联转笔写内心孤寂,“朱弦绝”“青眼横”形成鲜明对比,既叹知音难求,又显现实无奈。尾联进一步升华情感,以“归船”“长笛”“白鸥盟”等意象表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追求精神自由的决心。
整首诗情景交融,虚实结合,从实景到心境层层递进,最终达到一种空灵脱俗的艺术境界。语言凝练隽永,格调清新雅致,充分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独特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黄庭坚时任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知县,这首诗便作于此期间。时年三十八岁的黄庭坚正处于仕途的早期阶段,虽有抱负却常感政务琐碎、理想难酬。一日傍晚,他忙完公事后登上快阁,凭栏远眺,被眼前壮阔的秋景所触动,遂写下此诗。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沉醉,也隐含着对人生羁旅与精神归宿的深沉思索。“痴儿”一句自嘲中透着无奈,“朱弦”“青眼”则暗喻知己难寻与孤独心境,而最终以白鸥为盟,则寄托了诗人渴望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