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阮洞中遇仙子
天和树色霭苍苍,霞重岚深路渺茫。
云实满山无鸟雀,水声沿涧有笙簧。
碧沙洞里乾坤别,红树枝前日月长。
愿得花间有人出,免令仙犬吠刘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和树木的颜色充满了苍茫,霞光重重,山色深远,道路渺茫。满山的云实看不见一只鸟雀,沿着溪涧的水声像是风铃在响。碧沙洞里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红树枝前的日月漫长。真希望有个朋友出现在花丛之中,免得让仙犬去叫醒了刘郎。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天和树色:天和,天空的景色;树色,树木的颜色。
2. 霭苍苍:霭,云雾弥漫的样子;苍苍,形容蓝色或白色。
3. 霞重岚深:霞,彩霞;岚,山林中的雾气。
4. 路渺茫:路,道路;渺茫,模糊不清。
5. 云实满山:云实,即云实木;满山,遍布整座山。
6. 无鸟雀:无,没有;鸟雀,泛指鸟类。
7. 水声沿涧:水声,水流的声音;沿涧,顺着山涧流动。
8. 有笙簧:有,表示存在;笙簧,指笙这种乐器。
9. 碧沙洞:碧沙,绿色的沙子;洞,洞穴。
10. 乾坤别:乾坤,天地;别,分开。
11. 红树枝:红树,红色的花朵或果实;枝,枝条。
12. 日月长:日月,太阳和月亮;长,长久。
13. 花间:花,花朵;间,中间。
14. 仙犬:仙,神仙;犬,狗。
15. 刘郎:刘,姓氏;郎,男子的通称,这里指诗人自己。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天和树色霭苍苍”开篇,描绘了一幅天地苍茫、青山翠绿的景象,为整首诗营造了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通过“霞重岚深路渺茫”的描写,表现出刘阮在洞中探索时所遇到的美景和无尽的未知。诗人通过对“云实满山无鸟雀,水声沿涧有笙簧”的描述,展现出仙境中的独特景色,既体现了环境的寂静,又传达出深幽的山涧传来的奇妙声响。
接下来的诗句,“碧沙洞里乾坤别,红树枝前日月长”,则进一步展示了仙境中的别样世界。在这里,日月光辉仿佛具有了特殊的意义,既有红尘俗世的岁月轮回之感,又有超凡脱俗的仙界寓意。
最后,诗人以“愿得花间有人出,免令仙犬吠刘郎”结尾,表达了刘阮作为凡人对仙境的好奇与向往。这里的仙犬意象使得整首诗更富趣味,表现出对世外桃源生活的憧憬,同时也揭示出世俗之人进入仙境可能面临的考验。全诗借助仙境的描绘,充分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刘阮洞中遇仙子》是唐代诗人曹唐的一首游仙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唐末至五代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政治腐败、战争频发。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曹唐的人生经历也是非常曲折的。他早年曾担任过官职,但因战乱而辞官回乡。之后他漫游各地,寻求安定的生活。在此期间,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晚年时,他寄居于寺庙,过着清苦的生活。
曹唐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刘阮在天台山洞中遇到仙子的故事。这个故事源自汉代刘向的《列仙传》,讲述了东汉时刘晨、阮肇二人入天台山采药,因迷路而在山中洞府遇到仙女的故事。曹唐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他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