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昌宫词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
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
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
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
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
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
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压场屋。
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
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
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
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
逡巡大遍凉州彻,色色龟兹轰录续。
李谟擫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
平明大驾发行宫,万人歌舞涂路中。
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
明年十月东都破,御路犹存禄山过。
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
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
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闭树宛然。
尔后相传六皇帝,不到离宫门久闭。
往来年少说长安,玄武楼成花萼废。
去年敕使因斫竹,偶值门开暂相逐。
荆榛栉比塞池塘,狐兔骄痴缘树木。
舞榭欹倾基尚在,文窗窈窕纱犹绿。
尘埋粉壁旧花钿,乌啄风筝碎珠玉。
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
蛇出燕巢盘斗栱,菌生香案正当衙。
寝殿相连端正楼,太真梳洗楼上头。
晨光未出帘影黑,至今反挂珊瑚钩。
指似傍人因恸哭,却出宫门泪相续。
自从此后还闭门,夜夜狐狸上门屋。
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
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
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
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相公。
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
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
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忆得杨与李。
庙谟颠倒四海摇,五十年来作疮痏。
今皇神圣丞相明,诏书才下吴蜀平。
官军又取淮西贼,此贼亦除天下宁。
年年耕种宫前道,今年不遣子孙耕。
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庙谋休用兵。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连昌宫中满是竹林,因为年代久远而无人打理显得整齐划一。此外还有墙头的千叶桃花,风吹花落,一片火红。旁边的老翁听我诉说这些往事不禁哭泣,他曾经因为进献食物而受到赏识。那时候的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与他一同倚着栏杆。楼内华灯璀璨,照耀天地。归去如梦,无暇详述宫中之事。
刚度过寒食节,街头巷尾绿意盎然。夜间月光明亮,弦乐响起,正是贺老琵琶的精彩时刻。太监在寻找念奴,她正与一群少年共宿。不久找到后又催促出发,特准在街中燃烛。美人沉睡红纱,梳理秀发准备出场。歌声响彻九天,二十五郎吹奏相随。渐次完成《凉州》乐章,各种曲调交替上演。李谟倚墙吹奏竹笛,偷学新曲。天明大驾启程离开行宫,万人沿途歌舞欢庆。百官分列道路两旁,避让岐薛,杨氏各姐妹驱车争艳。
来年十月东都陷落,御道依旧留下禄山的足迹。百姓被逼迫提供食物不敢藏匿,默默地流泪。长安、洛阳定都六七年之后,重访故居,但见烧尽的庄园和枯井,行宫大门紧闭,树木依然苍翠。以后六个皇帝从未到此,年轻一代谈论起长安,玄武楼已成废墟,花萼相辉楼也已荒废。去年有幸进入行宫,只见荆棘丛生,狐狸兔子四处游荡。舞榭倾斜地基仍在,窗户幽深,纱窗犹绿。尘埃掩盖了壁画和花钿,风筝碎片满地都是。皇上仍然喜欢那台阶旁的花,如今燕子已经离开了巢穴,盘绕在斗拱之间,香菇生长在香案上。
寝宫紧挨着端正楼,太真曾在楼上梳洗。晨光未出,帘影漆黑,如今只剩下珊瑚钩。指着这些景物给身旁的人看,他们为之悲痛。自此之后,门户紧闭,夜晚狐狸频频光顾。听说此事我心痛不已,这太平盛世是谁缔造又是谁毁掉的呢?老人所说的乡野故事如何区分,我依据耳闻目睹的事实为你道来。姚崇、宋璟曾担任丞相,他们的劝谏让上皇的话语变得犀利。治理国家大事,丰收粮食,平息内外战乱,这都是他们的功劳。各级官员清正廉洁,他们都说是拜两位丞相所赐。可当姚崇、宋璟去世之后,朝廷渐渐落入了妃子的掌控。宠爱禄山的宫女如同养儿,虢国门前热闹异常。
握权的宰相不再关注民生,只记得杨贵妃和李隆基。朝政混乱,四海动摇,五十年过去了,这创伤仍在。如今的皇上英明睿智,丞相贤良,圣旨一下,吴蜀两地迅速平定。官兵战胜淮西贼寇,这样便能天下安宁。每年都会在行宫前的道路上种植庄稼,但今年不派子孙们去耕种。老翁盼望能过上幸福的日子,努力完善朝政,停止战争。

去完善
释义
《连昌宫词》注释如下:
1. 连昌宫:古代宫殿名,位于今河南宜阳西北洛河北岸。
2. 森似束:形容竹子茂盛,如同被捆绑在一起。
3. 千叶桃:一种桃树品种,叶片繁多。
4. 小年进食:古代习俗,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为祀灶日,称为“小年”。
5. 望仙楼:古代宫殿中的楼阁,常用于祈求神仙降临。
6. 太真: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曾封号为“太真”。
7. 珠翠:珍珠和翡翠,这里指代宫女。
8. 炫转荧煌:形容灯光璀璨,犹如星空。
9. 寒食:古代节日,在清明节前一两天,禁火,只吃冷食。
10. 店舍无烟:形容寒食期间店铺和居民住宅都没有炊烟升起。
11. 弦索鸣:指音乐响起。
12. 贺老:唐代著名音乐家贺怀智。
13. 念奴:唐代著名歌手,善于唱歌。
14. 诸郎:指其他乐师。
15. 力士:指宦官高力士。
16. 特敕:皇帝的特别命令。
17. 然烛:点燃蜡烛。
18. 春娇:形容年轻女子的美貌。
19. 飞上九天:形容歌声美妙,如同飞上九重天。
20. 二十五郎:指唐玄宗的侄子,宫廷乐队队长李二十五郎。
21. 逡巡:犹豫徘徊。
22. 大遍:一种完整的演奏形式。
23. 凉州彻:凉州是唐代音乐曲调名,彻是结束的意思。
24. 李谟:唐代著名音乐家。
25.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26. 大驾:皇帝的车驾。
27. 涂路:道路。
28. 岐薛:岐王李范和薛王李业,唐代宗室成员。
29. 杨氏诸姨:唐玄宗的堂姐妹。
30. 玄武楼:古代宫殿建筑名。
31. 花萼废:花萼楼废弃。
32. 敕使:皇帝的使者。
33. 荆榛:荆棘和榛子树,形容荒芜的景象。
34. 栉比:形容植物紧密排列。
35. 池塘:宫殿中的水池。
36. 狐兔:狐狸和兔子,形容野生动物出没。
37. 舞榭:古代宫殿建筑名,用于跳舞和观看表演。
38. 欹倾:倾斜。
39. 文窗:装饰华丽的窗户。
40. 窈窕:形容女子美丽。
41. 纱犹绿:窗户上的绿色纱幕依然存在。
42. 粉壁:涂抹了粉末的墙壁。
43. 乌啄风筝:乌鸦啄食风筝碎片。
44. 上皇:太上皇,这里指唐玄宗。
45. 御榻:皇帝使用的床铺。
46. 盘斗栱:盘绕在斗栱上。
47. 菌生香案:香案上长出蘑菇。
48. 正衙:皇宫内的正式办公场所。
49. 寝殿:皇帝的卧室。
50. 端正楼:古代宫殿建筑名。
51. 太真梳洗:杨贵妃在楼上梳洗打扮。
52. 帘影黑:形容光线昏暗。
53. 珊瑚钩:用珊瑚制成的挂钩。

去完善
赏析
元稹的这首《连昌宫词》描绘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景象,通过连昌宫这一载体,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变化。以下是具体解读:
1.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这两句描述了连昌宫的荒芜和寂静,宫中的竹子茂密如同被束缚一般,充满了岁月的痕迹。
2. “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这里描述了连昌宫中的桃花随风飘落,象征着繁华的过去已经一去不复返。
3. “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一个老翁为元稹讲述当年的故事,他曾在年轻的时候进入连昌宫中奉侍。
4. “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这里描绘了唐玄宗在望仙楼上欣赏美景,杨贵妃陪伴在他身边的情景。
5. “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华丽的珠宝和翠鸟映照着月光,彰显着当时的繁荣昌盛。
6. “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元稹用这句表达了自己沉浸在当年的场景中,无暇详细诉说宫中的故事。
7. “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寒食节后,连昌宫周边的店铺没有烟火,只有绿色的宫树映衬着。
8. “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压场屋。”夜晚明月高悬,音乐声此起彼伏,贺老弹奏的琵琶声响彻全场。
9. “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这里描述了念奴暗中与众人共度时光的场景。
10. “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短暂的寻找之后,又立即开始催促,得到皇帝的许可后在街上燃起蜡烛。
11. “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这里的“春娇”指的是杨贵妃,她沉睡在红色的丝绸中,刚刚梳理过的头发还显得有些散乱。
12. “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这里的“二十五郎”指的是宫廷乐师,他们随着歌声一起升到九天之上。
13. “逡巡大遍凉州彻,色色龟兹轰录续。”这里是形容音乐演奏的热烈场面,乐曲从《凉州》开始,一直到《龟兹》结束。
14. “李谟擫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李谟靠近宫墙吹奏笛子,偷偷学会了新的曲子。
15. “平明大驾发行宫,万人歌舞涂路中。”黎明时分,皇帝的车队离开了宫殿,人们在路上载歌载舞。
16. “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官员们回避岐薛的队伍,杨贵妃的姐妹们则在车上争风吃醋。
17. “明年十月东都破,御路犹存禄山过。”第二年十月,东都洛阳被攻破,叛军首领安禄山曾路过这条御路。
18. “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官员们被迫供应叛军,百姓们默默流泪,不敢出声。
19. “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在两京平定后的六七年,元稹来到连昌宫前寻找过去的痕迹。
20. “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闭树宛然。”曾经的庄园被烧毁,只剩下枯井;行宫的门紧闭,树木依然繁茂。
21. “尔后相传六皇帝,不到离宫门久闭。”从那以后,六位皇帝都没有来过这个地方,行宫的大门一直关闭着。
22. “往来年少说长安,玄武楼成花萼废。”现在的年轻人谈论长安时,玄武楼已经被废弃,花萼楼也不再使用。
23. “去年敕使因斫竹,偶值门开暂相逐。”去年有位使者来到这里砍竹子,偶然发现行宫的门打开了,他便趁机进去看了看。
24. “荆榛栉比塞池塘,狐兔骄痴缘树木。”如今,连昌宫里杂草丛生,狐狸和兔子在树木间嬉戏。
25. “舞榭欹倾基尚在,文窗窈窕纱犹绿。”曾经华丽的舞榭已经倾斜,但基础还在;窗户上的绿色纱幔依然鲜艳。
26. “尘埋粉壁旧花钿,乌啄风筝碎珠玉。”灰尘覆盖了粉墙,上面的花朵和珠子已经破碎;乌鸦啄破了风筝,珍珠和玉石散落一地。
27. “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唐玄宗仍然喜欢站在台阶旁的花丛中,他的御榻依然斜靠在台阶上。
28. “蛇出燕巢盘斗栱,菌生香案正当衙。”蛇在燕巢中游走,菌类在香案的抽屉上生长;一切仿佛都在重演当年的一幕幕。
29. “寝殿相连端正楼,太真梳洗楼上头。”寝室和正楼相连,杨贵妃在上面梳洗。
30. “晨光未出帘影黑,至今反挂珊瑚钩。”早晨的阳光还未出现,窗帘的影子已经变黑;现在反挂着的珊瑚钩,依然是当年的模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连昌宫词》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在安史之乱后的作品。这首诗歌描绘了连昌宫的荒凉景象,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的衰落和统治者的无能。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
在这个时期,元稹经历了人生的重要阶段。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朝廷命官,逐渐崭露头角。然而,他也目睹了朝廷内部的斗争和腐败,对现实感到失望。这种失望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使得他在这首《连昌宫词》中表达了对唐朝由盛转衰的痛惜和对现实的批判。
此外,这个时期的唐朝社会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的国力大为削弱,政治黑暗,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元稹以连昌宫作为象征,揭示了唐朝的衰落和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惋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