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见过沧海的人,就很难再被其他的水域所吸引了;除了巫山的云朵,其他地方的都不算真正的云。走过百花丛中,我懒得回头再看一眼,一半是因为修道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心中有你的存在。

去完善
释义
"曾经沧海难为水":
注释:沧海,指大海;取则海而为水,是泛指曾见过的广阔世界。这句意思是见过大海的水,就觉得其他的水都不算什么了。形容眼界高,见识广。
"除却巫山不是云":
注释:巫山,代指风景优美的地方;云,指美丽的事物。这句意思是除了巫山的云,其他地方的云都不能算作美丽的东西。形容对某个事物的独特欣赏和钟情。
"取次花丛懒回顾":
注释:取次,随意的意思;花丛,比喻女性群。这句意思是在众多女子中懒得去多看几眼,有专一钟情的意思。
"半缘修道半缘君":
注释:缘,因为的意思;修道,指的是修身养性,提高道德修养;君,这里指自己的爱人。这句意思是之所以能够如此专心,一半是因为想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一半是因为对你的深情厚谊。

去完善
赏析
《离思》是元稹的一首经典之作,通过对大海和巫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爱情的独特见解。诗中“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两句词最为传颂,表达了作者对爱情深沉的感悟。这种感受正如经历过浩渺的大海后,其他的水域都显得微不足道;领略过巫山的云雾后,其他地方的云彩也变得黯然失色。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深眷恋和对美好爱情的无限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即使置身万花丛中,诗人也懒于回头顾盼,这既是因为他专注于修道的内心追求,更是因为对心爱之人的深厚情感。整首诗充满了真挚的情感,读来令人感动不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离思》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公元829年,正值唐文宗时期,这一时期的朝政相对稳定。
在元稹的一生中,他曾历任监察御史、尚书省左司郎中等职,期间曾多次劝谏皇帝,关注民生,为人正直,颇有政治才能。然而,元稹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多次遭到贬谪,人生经历颇为曲折。
在这样的背景下,元稹创作了这首《离思》。诗中以“离思”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身处乱世,渴望安宁的心境。诗句中的“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画面,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