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廿四气诗·谷雨春光晓

标题包含
咏廿四气诗·谷雨春光晓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 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元稹中明经科进士,进入官场。起初担任秘书省校书郎一职,...查看更多
isevonne
去完善

译文
谷雨时节阳光明媚,山川被笼罩在一片青山绿水之中。绿叶间传来戴胜鸟的叫声,池塘里的水面上漂浮着浮萍。温暖的屋内生出幼蚕,春风吹拂着麦田中的麦苗。然而那吵闹的斑鸠扑打着翅膀,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isevonne
去完善
释义
1. 谷雨: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2. 黛色:青色。 3. 叶间:树叶之间。 4. 鸣:发出声响。 5. 戴胜:鸟名,也叫冠雀,以其头上羽毛似冠状而得名。 6. 泽水:沼泽地的水。 7. 长浮萍:指浮萍在水中生长蔓延。 8. 暖屋:暖和的房子。 9. 生蚕蚁:指新生的蚕开始孵化出来。 10. 喧风:狂风。 11. 引麦葶:麦苗在风中摇曳。 12. 鸣鸠:鸟名,俗称布谷鸟,其叫声酷似“布谷”。 13. 徒:徒劳,白做。 14. 拂羽:拍打翅膀。 15. 信矣:确实如此。
isevonne
去完善
赏析
《咏廿四气诗·谷雨春光晓》描绘了谷雨时节的景色和物候。首联“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描述了谷雨时节的清晨,大地山川呈现出一种宁静、清新之美。颔联“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形象地描绘了谷雨时草木葱郁的景象。颈联“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描述了农家的忙碌景象,象征着谷雨时节农事繁忙的氛围。尾联“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以鸠鸟拂羽的声音作为结束,暗示着春天即将离去,流露出诗人惜春之情。整首诗既有对谷雨时节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农事繁忙场景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isevonne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廿四气诗·谷雨春光晓》是唐朝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描绘谷雨时节景象的诗歌。这首诗歌创作于公元821年前后,正值唐宪宗时期,此时的唐朝已经进入晚唐时期,社会矛盾逐渐尖锐。 元稹在晚年时经历了一系列人生起伏,他曾两度被任命为宰相,但都因种种原因被罢免。在这段时间里,他关注民生疾苦,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充满了忧虑。这种忧国忧民的心态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此外,唐朝末年,宦官当权,政治腐败,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元稹的诗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传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因此,这首诗既是对谷雨时节美好春光的描绘,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isevonne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