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
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
升沉或异势,同谓非所宜。
君为邑中吏,皎皎鸾凤姿。
顾我何为者,翻侍白玉墀。
昔作芸香侣,三载不暂离。
逮兹忽相失,旦夕梦魂思。
崔嵬骊山顶,宫树遥参差。
只得两相望,不得长相随。
多君岁寒意,裁作秋兴诗。
上言风尘苦,下言时节移。
官家事拘束,安得携手期。
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让鹤翔深水,让鱼游高枝。时运沉浮不同,皆非其宜所处。
你是县中贤吏,有如凤凰姿态翩翩。为何顾我,竟让我在庙堂之上?
当年作为书香伴侣,三年未曾远离。突然失去,日夜梦中都思念你。
骊山之巅,宫殿树木错落有致。唯有望眼欲穿,不能相随左右。
感恩你的关心,于是写成这首秋天感怀的诗。上面诉说世事艰辛,下面倾诉时光流逝。
公务繁忙无法脱身,何时能再牵手相约?但愿成为云雾和雨滴,得以在天幕相聚。

去完善
释义
1. 放鹤在深水:此处化用“放鹤泉”的典故,表示出尘之志。
2. 置鱼在高枝:借用“置鱼得水”的成语,寓意身处高位。
3. 升沉或异势,同谓非所宜:表达士人不应追名逐利。
4. 邑中吏:指当地方官的人,此指白居易。
5. 鸾凤姿:比喻才子佳人的风姿。
6. 芸香:指有才学之人,出自《晋书·王戎传》。
7. 崔嵬骊山顶,宫树遥参差:描绘骊山美丽的景象。
8. 多君岁寒意:寓意两人的深情厚谊如同岁寒之松柏。
9.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表示离别之情及对白居易的问候。
10. 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表达希望能相聚在一起。

去完善
赏析
《酬乐天》元稹的这首诗歌以深邃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诗人与其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通过对“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这一富有象征意义的画面的描述,展示了彼此间的关系以及共同经历的命运变迁。尽管他们的地位与处境各异,但始终保持着心灵的契合。
接下来,诗人回忆了他们昔日共度时光的美好,表达了对失去这段友谊的深深惋惜。同时,通过“崔嵬骊山顶,宫树遥参差”的描绘,暗示了两人身处两地、无法常相见的无奈现实。
然而,尽管现实中的距离难以逾越,但诗人的思念之情却如影随形。他感慨万千地写下“多君岁寒意,裁作秋兴诗”的诗句,倾诉了对朋友的关心与挂念。
紧接着,诗人抒发了一丝悲观的情绪,揭示了官场的束缚和无常,也传达出他们渴望能再次相聚的愿望。最后,他通过“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这一充满激情的想象,表达了希望能与朋友重逢、共度风雨的心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酬乐天》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元稹之手,创作于公元809年。
在这一年里,元稹的仕途并不顺利,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到贬谪,担任了州司马一职。这一职位对于满怀抱负的他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然而,正是在这个时期,他与白居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互相写诗唱和,共同度过了这段艰难的时光。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低谷期,朝政混乱,民生疾苦。许多文人志士都在努力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元稹和白居易也不例外。他们通过诗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揭露社会的黑暗面,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改变现实。
在这样的背景下,元稹创作了《酬乐天》一诗,表达了对好友白居易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屈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