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花
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
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樱花树开花了,一朵接一朵,连绵不绝。站在花砖上的那个女孩,是来采摘花朵的人。她的裙摆被盛开的樱花映得通红,如同火焰般热烈。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元稹: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
樱桃:一种果实可食用的树木,树上的花朵用于观赏或制成药材。
花砖:古代庭院中用瓷砖铺设的地面。
曾立:曾经站立。
摘花人:指赏花或采摘花朵的人。
窣:拟声词,形容轻微的响声。
罗裙:古代女子穿着的裙子。
红似火:形容颜色鲜艳如火焰般夺目。

去完善
赏析
《樱桃花》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歌。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生动地展现了樱桃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色以及人们在花树下赏花、采摘的场景。首句“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樱桃花繁茂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接下来的两句“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则将镜头聚焦在一位正在摘花的女子身上,她站在花砖上,小心翼翼地摘下樱花,不慎碰破了罗裙,使得裙子的红色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鲜艳夺目。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人文气息的展现,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樱桃花》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此时,正值唐朝中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文化繁荣,为诗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在这个时期,元稹的人生际遇可谓丰富多彩。他年轻时便因文采出众而受到朝廷的赏识,历任要职,政治生涯颇为辉煌。然而,他在官场上却遭遇了诸多挫折,如被贬谪、遭谗陷等。这些人生经历使他深刻地体验到了世事的无常和人性的复杂,也为他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元和年间,唐朝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如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问题严重困扰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元稹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文人,对这些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在其诗歌作品中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