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偏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新竹刚刚脱去外壳,呈现出清新的绿色。它缓缓地成长着,逐渐变得坚韧有力。阳光透过它的枝叶,显得有些稀疏;而它的竹节团团圆圆,无论大小都表现出坚定的意志。

去完善
释义
新篁:新长出的竹子;
解箨:竹笋外壳脱落;
青葱:青色,生机盎然;
冉冉:慢慢升起;
凝粉:指竹叶的密集与细腻;
萧萧:风吹动竹叶的声音;
扶疏:稀疏错落;
透日:阳光透过竹叶洒下来;
寥落:冷清,稀少;
团团:竹子根部紧密团结在一起;
坚贞:坚定的品质;
大小同:指新老竹子品质相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新竹》以新篁(新生竹子)为题材,描绘了竹子在春天里生长的美好景象,通过观察新竹的嫩叶、枝条、阳光照射以及竹子的形态,展现了竹子坚韧不屈的品质。
首联“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描述新竹刚刚脱去笋壳,尽管还处于寒冷的春季,但它的叶子已经开始呈现出绿意盎然的景象。这里的“寒色”并非指竹子本身的颜色,而是比喻初春时寒冷的环境。
颔联“冉冉偏凝粉,萧萧渐引风”是说竹子随着生长过程,开始慢慢凝结出粉状物,同时也逐渐吸引了风的力量。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环境的钦佩之情。
颈联“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描绘了竹子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的样子,虽然它们尚未形成茂密的竹林,但依然显得生机勃发。其中,“扶疏”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枝叶繁茂,而“寥落”则表现了竹林稀疏的特点。
尾联“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是诗的核心所在,强调竹子无论大小,都具有同样的坚硬品质。竹子即使个体微小,也展现出坚定不移的品质,体现了诗人对于竹子精神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新世纪初年,唐代诗人元稹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新竹》一诗。当时正值唐朝盛世,国家繁荣昌盛,文化艺术空前繁荣。而此时的元稹,虽然官职不高,但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勤奋,已经在文坛崭露头角。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受民众喜爱。在这首诗中,他以新竹为喻,表达了对新生事物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身修养的追求和对国家兴盛的关注。这首诗歌成为了唐代诗坛的瑰宝,流传千古,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