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二十四气诗·春分二月中

标题包含
咏二十四气诗·春分二月中
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 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 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元稹中明经科进士,进入官场。起初担任秘书省校书郎一职,...查看更多
ei0716
去完善

译文
两种气象不要互相争夺,在春天的分时行走在下雨的地方。 下雨时观看电影般的景象,云飘过时聆听雷声。 山色与天空相接呈现一片碧绿,树林的花朵面向太阳展示光明。 房梁间的黑色鸟儿仿佛能理解人间的情愫。
ei0716
去完善
释义
《咏二十四气诗·春分二月中》元稹 注释: 1. 二气:指阴阳二气,古人认为阴阳二气的变化影响气候变化。 2. 莫交争:指春分时节,阴阳二气开始平分,互相之间不再争夺主导地位。 3. 雨处行:在春雨绵绵的季节出行。 4. 电影:指雨滴落在水面形成的波光粼粼的景象。 5. 玄鸟:燕子,因羽毛呈黑色而得名。 6. 欲似解人情:指燕子仿佛能理解人的情感。
ei0716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分明的意象描绘了春分的美好景致。诗人首先提到“二气莫交争”,意味着阴阳二气的交融,从而引发春雨的滋润万物。紧接着,通过“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刻画了春分的气候特点。而“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则生动地描述了春天的景色。最后,以“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来体现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借鸟儿表达出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整首诗篇韵律优美,诗意盎然,充分展示了春天的美好与和谐。
ei0716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二十四气诗·春分二月中》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在春分时节所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的公元801年,这一时期,唐朝国力逐渐走向衰落,但在文学艺术的领域仍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此时的元稹虽然年仅30岁,但他已因文采出众而名震京师。他曾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及第,被任命为左拾遗,负责向皇帝提供谏言和参考意见。然而,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曾因为直言不讳地批评朝政而被贬谪到地方。 在唐德宗贞元年间,随着藩镇割据局势的加剧,唐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减弱。这使得元稹在地方任职期间深刻体会到了民间疾苦,也为他日后关注民生、提倡改革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们纷纷寻求表现社会现实的新途径,这也为元稹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咏二十四气诗·春分二月中》这首诗中,元稹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分时节万物复苏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ei0716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