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诗报之
湓城万里隔巴庸,纻薄绨轻共一封。腰带定知今瘦小,
衣衫难作远裁缝。唯愁书到炎凉变,忽见诗来意绪浓。
春草绿茸云色白,想君骑马好仪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你在遥远的湓城,距离我们之间的巴庸地区相隔万里,我只希望这一封信能顺利传递给你。我知道你现在一定是疲惫不堪,因为你已经缩紧了你的腰带,衣服也紧束了身体。我担心的是,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天气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而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你的心情也会变得高涨起来。春天里的草地是绿色的,云朵是白色的,想象着你骑着马,仪表堂堂的样子,真让人期待。

去完善
释义
1. 湓城:指九江,这里与巴蜀相隔很远。
2. 巴庸:巴地和庸地,指四川一带。
3. 纻薄绨轻:比喻衣物轻薄。
4. 腰带定知今瘦小:可能暗示由于穿这种衣服显得瘦弱或不合身。
5. 衣衫难作远裁缝:表示路途遥远,很难有合适的裁缝师傅来量身制作衣服。
6. 春草绿茸云色白:形容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7. 想君骑马好仪容:想象朋友骑马时的风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元稹与友人乐天之间深厚的情谊和美好的祝愿。首联描绘了湓城(今江西省九江市)与友人所在的巴庸之间的遥远距离,以书信传达情意。颔联描述了元稹在收到友人的衣物后,想象着自己穿上它的样子,感受到友人的关爱。颈联表达了作者担心书信在路上经受炎凉变化的心情,以及看到友人诗篇时的激动心情。尾联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美好的祝愿,希望他能够拥有英俊的仪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关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诗报之》,出自唐代诗人元稹之手。此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819年,正值唐宪宗时期。当时,元稹因直言不讳地劝谏皇帝而遭贬谪,被任命为通州司马。在人生遭遇挫折的这段时间里,元稹受到了挚友白居易的关心和勉励。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宦官权力强大、皇权受到削弱,文人墨客大多选择在政治上保持沉默。然而,元稹却敢于发表直言谏书,建议皇帝整顿朝政,触怒了权臣而被贬为地方官员。而正是这种政治上的勇气,使他与白居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白居易在得知元稹被贬的消息后,为了表示关心和支持,特意寄去了一匹珍贵的纻丝布,让元稹制作衣服。面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元稹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激之情的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和对时代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