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妇词
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
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
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
缫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
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织女为何忙碌不堪?原来是蚕已经过三次休眠,即将老去。
蚕丝女神早早地就为我们准备好了原材料,而今年的丝绸税收却提前征收了。
早征收并非是因为官员的恶意,而是因为去年国家事务繁多、军需紧张。
英勇的士兵们在战斗中伤口遍布,为了给他们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将领们不得不频繁更换帷幕。
尽管在编织丝绸和布料时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在改变纱线和织布机上仍然困难重重。
东边的邻居有两个白发苍苍的女儿,她们非常善于解决复杂的纹路问题,但由于家庭贫困,至今仍未出嫁。
檐前的丝丝游丝上,有蜘蛛在上面巧妙地来回穿梭。
羡慕这些昆虫能够如此完美地适应天空,它们还能在空中编织出美丽的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织妇:即编织丝绸的妇女。
2. 蚕经三卧行欲老:形容蚕经过三次眠息,即将长大。
3. 蚕神女圣:即蚕神娘娘,主管蚕桑的神灵。
4. 丝税:古代国家对丝绸征收的税收。
5. 戎索:指战争状态。
6. 束刀疮:因战斗受伤留下的疤痕。
7. 主将勋高换罗幕:意为主将立下赫赫战功,换上华丽的丝绸帷幕。
8. 变缉撩机苦难织:形容纺织技术复杂,难以掌握。
9. 东家头白双女儿:指年老的房东有两个女儿。
10. 为解挑纹嫁不得:因为擅长刺绣图案而无法出嫁。
11. 游丝:从蚕茧中抽取的蚕丝。
12. 蜘蛛巧来往:形容蜘蛛在游丝上巧妙地结网。
13. 虫豸解缘天:虫豸能够借助丝线在天空中结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织妇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百姓的艰辛生活和官僚政治的腐败无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展现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以及朝廷征税的苛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织妇词》是唐朝诗人元稹的一首描绘劳动妇女苦难生活的诗篇。此诗创作于公元817年左右,此时唐朝已经进入了衰落期,社会矛盾激化,贫富差距加剧。在元稹所处的时期,普通百姓生活困苦,而皇室贵族却奢侈无度,这种现象令他感到痛心疾首。
元稹本人在这一阶段经历了宦海沉浮,从地方官吏到京官,再到被贬谪到偏远之地,他亲眼目睹了民间的疾苦。特别是对于普通妇女,她们不仅要承受繁重的家务劳动,还要从事艰苦的手工劳动以养家糊口。因此,元稹深感同情,写下了这首《织妇词》,表达了对广大劳动妇女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怒之情。
在这首诗中,元稹通过对织妇艰辛劳作的描绘,揭示出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冷漠。他希望通过这首诗唤起人们对劳动妇女的关注和关爱,同时也希望借此唤醒人们对社会公正的追求。总的来说,《织妇词》既是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对人间苦难的真实感悟和深切关怀的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