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菊花

标题包含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元稹中明经科进士,进入官场。起初担任秘书省校书郎一职,...查看更多
Only雯1112
去完善

译文
秋天里一簇簇菊花围绕房屋,就像陶渊明的家一样美好;我在篱笆旁走了一圈又一圈,太阳渐渐落下山去。并不是因为菊花比其他花朵更加让人喜爱,而是因为在这个季节里只有菊花开放,没有其他的花朵可以欣赏了。
Only雯1112
去完善
释义
《菊花》: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注释: 1. 秋丛:秋天的菊花一丛一丛。 2. 绕舍:围绕着房屋。 3. 陶家:陶渊明的家。这里借指种植菊花的地方。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隐逸诗人,他的诗歌中有很多描绘菊花的内容。 4. 篱边:指菊花的生长环境,用篱笆围起来的地方。 5. 日渐斜:太阳渐渐落下,表示时间推移。 6. 更无花:再也没有其他的花了。
Only雯1112
去完善
赏析
《菊花》元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菊花盛开的美景。首句“秋丛绕舍似陶家”,以“秋丛”形象地展现了菊花的繁茂景象,同时暗示出诗人身处的环境犹如陶渊明的桃花源,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菊花丛中流连忘返的情景,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于时光的流逝感到惋惜的情感。 第三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是对诗人为何对菊花情有独钟的解答。诗人并非因为菊花本身的美而偏爱它,而是因为菊花的独特品质:它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的坚韧精神。这种品质使得菊花成为秋天的象征,也成为诗人精神上的寄托。 最后一句“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在秋天这个百花凋零的季节,只有菊花依然傲霜挺立,展现着生命的顽强。这句诗也寓含着诗人自己的人生态度,表现出他面对困难时的坚定决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品质,以及诗人在其中寄托的情感和理想。这也体现了元稹作为一位才子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思考。
Only雯1112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稹的《菊花》是唐朝时期的一首咏物诗,大致创作于公元809年至815年之间,此时元稹正担任监察御史。在这段时间里,元稹的政治生涯颇为波折,他曾因为直言敢谏而触怒了朝中的权贵,甚至曾被贬谪到江陵。在这样的背景下,元稹借菊花这一题材,抒发自己孤傲不屈、独立寒秋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在元稹所处的时代,唐朝已经进入衰落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元稹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文人,他对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苦难深感忧虑。因此,他的诗歌往往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呼唤。这首《菊花》正是元稹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创作的,既表达了作者自身的品质,也反映出时代的悲哀。
Only雯1112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