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悲怀三首·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闲暇之时,我为你感到悲伤,也为自己悲伤。百年时光不过弹指之间。正如邓攸失去儿子后认识到命运的安排,潘岳在悼念亡妻时也费尽心力。他们希望在黄泉下团聚,但这样的缘分更是难以期待。我只能以整夜无法合眼的思念,来回报你在人世间未曾展开的笑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闲坐悲君亦自悲:闲坐,无事而坐;悲君,为元稹去世的妻子韦氏悲伤;自悲,为自己悲伤。这句表达的是作者在闲坐之时既为自己的妻子悲伤,也为自己的命运哀伤。
2. 百年都是几多时:百年,指人的一生;都是,总共;几多时,多少时间。这句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3. 邓攸无子寻知命:邓攸,西晋人,字伯道,曾任吴郡太守;无子,没有儿子;寻知命,寻求知道命运的安排。这句用邓攸的典故,表达失去儿子的痛苦和对命运的无奈。
4. 潘岳悼亡犹费词:潘岳,字安仁,西晋文学家,他的《悼亡诗》是悼念亡妻的名篇;犹费词,仍然需要耗费笔墨去表达。这句借潘岳的典故,表达对亡妻的深深怀念之情。
5. 同穴窅冥何所望:同穴,指死后同葬一墓;窅冥,幽深的样子;何所望,有什么可以期望。这句表达对夫妻死后同葬的期望。
6. 他生缘会更难期:他生,来世的转世;缘会,缘分相聚;更难期,更难以期待。这句表达来世的缘分更加难以期待。
7. 惟将终夜长开眼:惟将,只有;终夜,整夜;长开眼,不闭眼。这句表示自己只有通过整夜不闭眼的方式来报答妻子的终身遗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邓攸、潘岳的典故和“同穴”、“他生”的表述,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爱情永恒的深刻思考。诗人感叹百年时光短暂,生命脆弱,即便强如邓攸无子,也只能认命;美如潘岳悼亡,也不过是一番空谈。面对生死相隔的哀痛,诗人表现出深深的无奈与绝望。然而,正是这种无奈,让我们更加珍视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珍惜那些从未展眉的时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遣悲怀三首·其三》是唐朝著名诗人元稹在唐德宗贞元年间的作品。这个时期,元稹的仕途并不顺利,多次遭贬谪。他的挚友白居易也在这一时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他们的诗歌在这个时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早年的激昂慷慨转向了对人生和生活的深入反思。
这首《遣悲怀三首·其三》正是元稹对自己人生的感慨和叹息。他在诗中写到:“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这既是对自己不幸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普通百姓生活中苦难的深深同情。元稹的这个时期的诗歌,更多地关注到了社会的底层和人民的生活疾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