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芙蓉峰

标题包含
芙蓉峰
擎天一柱万山低,九朵奇葩秀一枝。 多少好山僧占住,空王曾会范围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蒋之奇(1031年-1104年),字颖叔,一作颍叔,北宋常州宜兴(今江苏宜兴)人。 蒋之奇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中书侍郎等职。他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建树,曾参与王安石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直译为:高大的一根柱子比周围的群山还要高,九朵盛开的花儿竞相开放。周围有多少美丽的山川被僧人占据,空空的王位曾经有过它的基础。 这首诗描述了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以及寺庙僧人的生活方式。“擎天一柱万山低”描绘出一根挺拔的柱子矗立在群山之中,显得格外突出,象征着非凡的气概和坚定的信念。接下来的两句则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画卷,用九朵鲜花比作各种美好的事物,暗示着生命的美好和丰富多彩。最后两句提到了山中寺院的僧人们,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智慧和哲理,与空灵的王位相比,更加实在而有意义。
去完善
释义
1. 芙蓉峰: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内。 2. 擎天: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3. 一柱:指芙蓉峰。 4. 万山低:描述周围群山与芙蓉峰相比显得较低矮。 5. 九朵奇葩:指芙蓉峰周边的九个山头。 6. 秀一枝:形容芙蓉峰独立出众。 7. 好山:优美的山水风光。 8. 僧占住:指僧侣居住修行。 9. 空王:佛教用语,对佛的尊称,表示佛的法身无相无形,犹如虚空。 10. 范围基:指划定界限的基础,这里指芙蓉峰成为佛教修行之地的基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芙蓉峰景色,诗人通过拟人化手法,将山峰比作“擎天的一柱”和“九朵奇葩”,形象地展现了芙蓉峰的壮丽景色。同时,诗中提到“好山僧占住”以及“空王曾会范围基”,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佛教信仰的理解与感悟。全诗寓意深远,语言优美,体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对生活的哲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芙蓉峰》是北宋时期诗人蒋之奇的杰作,创作于公元1085年。这一年,蒋之奇因参加科举考试而崭露头角,步入仕途,任职福建提举茶盐公事。这段时期,正值北宋中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对外交流活跃,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在人生的这个阶段,蒋之奇游历祖国各地,欣赏壮丽的自然风光,与文人雅士交往,参与政事,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内心世界。在这期间,他登临芙蓉峰,目睹了山峰的雄奇壮丽,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赞美芙蓉峰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