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九首 其七
家贫连子屈,事急不由人。
开口露拴索,郎当累近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家贫:形容家庭贫困。
2. 连子屈:指用绳子串起一串铜钱(如用来表示家中钱财状况)的样式。屈,弯曲成串的样子。
3. 事急:形容事情紧急。
4. 不由人:无法由个人意志决定。
5. 开口:说话或提及某事。
6. 露:显露,暴露。
7. 拴索:用于捆绑东西的绳子或带子。
8. 郎当:指的是松散,无拘束的状态。这里可能是指没有好好整理衣物或东西随意摆放的状态。
9. 累:影响、打扰。
10. 近邻:附近的邻居。
去完善
赏析
《颂古二十九首 其七》是宋代诗人释师体的一首诗词。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生活中的贫困和困境。“家贫连子屈”描述了家庭的经济状况窘迫,以至于生活艰难。“事急不由人”则表达了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的反应和行动。
接下来的两句“开口露拴索,郎当累近邻”更是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无奈与自嘲。“开口露拴索”意味着在困顿之中,不得不向他人求助,而且这求助的话语可能会令自己显得狼狈不堪;“郎当累近邻”则意味着这种窘迫不仅让自己受累,还会给周围的邻居带来麻烦。
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困境的乐观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古二十九首 其七》是宋代诗人释师体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世纪,即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佛教文化蓬勃发展,禅宗尤其受到士大夫阶层的喜爱。诗人的笔触描绘了人们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和生活的真谛的情景。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师体正处于中年时期,他已经在寺庙里度过了很长时间,对佛教教义有深刻的理解和体验。他的诗歌充满了哲理和禅意,引导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寻平静与安宁。
在北宋时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很大发展。许多文人墨客投身于禅宗研究,寻求精神的超越与解脱。此时,佛教哲学已逐渐渗入社会各阶层,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释师体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深受当时社会与文化的影响,体现了人们对禅宗思想的关注和认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