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颂古二十九首 其三

标题包含
颂古二十九首 其三
苦瓠连根苦,同坑无异土。 二千年已前,一火破落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痛苦的葫芦从根部开始就带着苦味,同一块土地并无区别。在两千年前,一场大火使这个家族家道中落。
去完善
释义
1. "苦瓠":意指苦瓜。这里用苦瓜来比喻人生之苦。 2. "同坑无异土":这句话是说在一起生活的人或者事物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坑"在这里是古代对墓地的称谓。 3. "二千年已前":这句诗是在说历史久远,具体年份并没有明确指出。 4. "一火破落户":“一火”指的是把什么东西烧掉。这里的“破落户”是对原有富裕家庭衰败的称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悲剧性的生命体验:无论是苦瓠还是其他生物,一旦落入“火”的境地,就难以逃脱厄运。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生灵在无常世界中面临的无奈和无力感。同时,诗人也强调了时间和命运的无情,即使在两千年前,人们也无法摆脱这种宿命的安排。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深沉思考与哲理的诗篇,展现了诗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古二十九首 其三》是宋代诗人释师体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即北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释师体作为一名佛教僧侣,他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挑战和磨难。他曾在红尘俗世中挣扎,寻求心灵的慰藉。最终,他在佛教的教义中找到答案,开始了自己的修行之路。 在这个时代,佛教在中国社会占据了重要地位。许多文人士大夫都会通过参禅悟道来寻找生活的真谛。释师体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死轮回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