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公家
门墙多古意,耕钓作生涯。
菽米散鱼子,莲根拔虎牙。
弄孙时掷果,留客旋煎茶。
颇动诗人兴,满园荞麦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座房屋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在这里过著耕耘垂钓的生活。每天与鱼虾为伴,过着平静的田园生活。孩子们在这里嬉戏玩耍,而我则在此招待朋友,煮茶相叙。这样的日子实在让诗人诗意大发,尤其满园的荞麦花更是让人心旷神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郑公家:指郑氏的家。这里没有具体的人物,泛指某户人家。
2. 门墙:家门,代指家庭或家族。
3. 古意:古代的风尚,这里指古人的生活方式。
4. 耕钓:耕种和钓鱼,古代隐士的生活方式。
5. 生涯:生活,人生。
6. 菽米:豆子和米,泛指粮食。
7. 鱼子:鱼苗,这里指养鱼业。
8. 莲根:莲藕的根部,这里指莲藕。
9. 虎牙:比喻植物的果实。
10. 弄孙:逗孙子,这里指家中长辈与小孩嬉戏。
11. 掷果:投掷果实,这里指小孩玩耍。
12. 留客:招待客人。
13. 旋:立刻,马上。
14. 煎茶:泡茶,指待客之道。
15. 颇:稍微,有些。
16. 诗人兴:诗人的兴致。
17. 荞麦花:荞麦的花,此处用来形容满园的景色。
去完善
赏析
戴敏的《郑公家》描绘了一幅田园诗意的画面。首联“门墙多古意,耕钓作生涯”表现了郑公家的古朴韵味和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颔联“菽米散鱼子,莲根拔虎牙”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细节,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农民劳作的场景;颈联“弄孙时掷果,留客旋煎茶”则体现了淳朴的人情,展现出农村生活浓厚的亲情和友情;尾联“颇动诗人兴,满园荞麦花”不仅揭示了诗人对这种恬静乡村生活的赞美,同时也寓意着郑公家未来充满希望。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悠远,既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饱含深远的哲理思考,堪称田园诗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郑公家》是宋代诗人戴敏所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朝中期,此时中国正处于经济文化繁荣的阶段,诗歌创作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这个时期,戴敏正值壮年,他对人生和世事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人生际遇丰富,曾游历各地,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这使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宋金对峙,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戴敏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在《郑公家》这首古诗中,戴敏通过对郑公家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他希望能在这首诗歌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体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