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唯一愧疚的是自己毫无建树,却仍然耗费着国家给予的微薄俸禄。
去完善
释义
压酒囊:宋代地方官员领取的一种实物补贴,用以酿酒或购买酒。
去完善
赏析
全诗开篇以自嘲笔调点明主题,“自笑平生为口忙”一句直抒胸臆,将人生奔波之苦与仕途坎坷之感融于一体。接着通过描写黄州的自然风光——江中肥鱼、山间嫩笋,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敏锐的观察力以及随遇而安的豁达心态。后半部分则进一步深化情感,从现实处境出发,既坦然接受命运安排,又流露出几分无奈与自省。整首诗语言质朴清新,兼具幽默与深沉,在看似轻松诙谐的文字背后,隐藏着一位失意文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正值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之时。这一年,苏轼四十五岁,正处于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从庙堂之高跌落至江湖之远,他经历了政治上的沉重打击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然而,苏轼以其旷达的胸襟和超然的智慧,在逆境中展现出独特的人生态度。初到黄州,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困顿的生活,他以自嘲的笔调写下此诗,既抒发了内心的无奈与感慨,又流露出对自然风物的热爱以及随遇而安的豁达情怀。这种矛盾中的平衡,正是苏轼人格魅力的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