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村中晚望

标题包含
村中晚望
抱杖柴门立,江村日易斜。雁寒犹忆侣,人病更离家。 短鬓看成雪,双眸旧有花。何须万里外,即此是天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陆龟蒙,字鲁望,唐朝时期文人,苏州人。他的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834年至880年之间。 陆龟蒙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尤其擅长诗词歌赋。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倚着手杖站在简陋的门边,江边的小村庄每日太阳渐渐倾斜。寒冷的雁群还在寻找伙伴,生病的人需要远离家乡。稀疏的头发如同白雪,两只眼睛早已经有了沧桑的痕迹。哪里还需要千里之外的远方,这里就已经是世界的尽头。
去完善
释义
1. 抱杖:持杖。表示诗人拄杖站立的情景。 2. 江村:江边的小村落。 3. 日易斜:指太阳逐渐偏西,接近傍晚。 4. 雁寒:指大雁在寒冷的秋天南飞。 5. 雁寒犹忆侣:提到大雁南飞,联想到人们离家别恋。 6. 人病:指诗人生病。 7. 短鬓看成雪:形容年老头发变白。 8. 双眸旧有花:古人以花眼为视力模糊的症状。此处意为诗人视力逐渐减弱。 9. 何须万里外,即此是天涯:指诗人感叹家乡已是遥远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村中晚望”,描述了诗人在乡村生活时傍晚时分的心情与景色。诗人以站在村子口遥望远方的形象为开端,描绘出江边村落夕阳西下的景象,通过静态的景物展现了动态的时间流转。 接下来的诗句中,作者讲述了因受寒而感伤的鸿雁和因病离家的自己。这里运用了对偶的手法,表达了他对生活所遭遇困境的哀愁,同时也传达出他对自然生命的关爱与理解。这种情绪在“雁寒犹忆侣,人病更离家”两句中得到进一步强调,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生活体验和对命运的感慨。 接着,“短鬓看成雪,双眸旧有花”两句又凸显了诗人自身的形象:由于长久以来生活的磨难,使他稀疏的头发变得如雪般苍白,双眼也充满了沧桑之感。诗人通过对自身形象的刻画,进一步展示了自己的心境与生活态度。 最后,“何须万里外,即此是天涯”点明了全诗的主题。诗人告诫人们,不必为生活中的困扰而感到遥远和无力,只要调整好心态,即使身在此地也能感受到天涯之远的宽宏与慰藉。这样的结尾既富含哲理,又令人深思,深化了整首诗的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村中晚望》是唐朝诗人陆龟蒙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农村宁静的田园风光和诗人在此间的悠然心境。下面我将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为您详细介绍这首诗。 首先,我们要了解陆龟蒙所处的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朝晚期,此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时期,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然而在这种背景下,陆龟蒙选择隐居山林,投身于文学创作。他的诗歌以描绘农村生活为主,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陆龟蒙的个人经历。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然而在他成年后,科举不第,无法进入仕途。这对他的人生造成了一定的打击,使他更加关注民间疾苦和国家的兴衰。在此背景下,他创作了许多描绘农村生活、表达忧国忧民情怀的诗歌。 最后,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具体内容。在这首诗中,陆龟蒙通过描绘农村的景色,表达了他在农村生活的惬意和自在。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家乡和祖国的思念之情。总的来说,《村中晚望》是一首富有浓厚乡情的诗篇,展现了陆龟蒙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