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牧野图

标题包含
牧野图
焦头烈尾痛成功,麟阁何曾见画工。 争似淡烟杨柳岸,四无阑圈自西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元肇,字圣可,号松源,俗姓李,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禅宗大师。他生于1136年,卒于1209年,享年74岁。 释元肇出生于浙江明州(今宁波),他的家族世代务农。在15岁时,他出家为僧,开始了修行生涯...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煎熬煎熬苦战终于取得胜利,有谁见过麟阁的画师呢?不如在淡烟笼罩的杨柳岸边,自由驰骋在东西无边的天地间。
去完善
释义
1. 焦头烈尾:指牛困于原野,火攻其身以充祭祀的景象。这里用以描绘战争的惨烈与艰难。 2. 麟阁:汉武帝时所建麒麟阁,象征国家荣誉的纪念性建筑。 3. 争似:怎么比得上。
去完善
赏析
《牧野图》是释元肇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诗人以牧野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纷争的厌倦。 首句“焦头烈尾痛成功”,描述了牧野图中的景象:焦头烈尾的动物在痛苦中获得成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忧虑和无奈,暗示了人们为了成功而付出的艰辛努力。 第二句“麟阁何曾见画工”,以麒麟阁为例,表明画家未曾见过如此美丽的景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第三、四句“争似淡烟杨柳岸,四无阑圈自西东”,诗人通过对比,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争斗与烦恼,远远比不上淡烟杨柳岸边的美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纷争的厌倦。 整首诗以牧野图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纷争的厌倦。这种情感在诗人的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牧野图》是宋代诗人释元肇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朝(960-127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诗人在这一时期以诗文咏史抒怀,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慨和理想。 在这个时期,诗人释元肇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力,用诗意表达了对田野风光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他在这首诗中所展示的田园风光,正是其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的体现。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北宋王朝相对稳定,农民逐渐从战乱中得到恢复,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民在田野间辛勤劳作,牧童在河畔嬉戏,这都是诗人眼中美好宁静的田园景象。而这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总而言之,《牧野图》这首诗歌是释元肇在宋朝时期对田园风光的独特见解和深情表达,同时也反映了他所在时代的农业生产状况以及人们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