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夏至避暑北池

标题包含
夏至避暑北池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约792年),字义博,唐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官员。他的家族世代为官,其父韦銮曾任都督府长史。 韦应物在唐玄宗时期入仕,历任洛阳丞、鄠县令、栎阳令等地方官职。他性格刚直,不畏权贵,曾因...查看更多
隔江函数
去完善

译文
在这里抛却心头的烦恼,可以举杯畅饮,享受片刻的欢愉。
隔江函数
去完善
释义
烦抱:心中的烦恼;华觞:精美的酒杯。
隔江函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夏至为切入点,描绘了自然景色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对比。开篇两句“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揭示了时间的流转,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下来,“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责任感。中间部分通过描写农村景象与自身处境,展现了诗人虽身处高位却心系百姓的情感。 后半段则转入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体现了诗人寻找内心平静的愿望,而“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幽静氛围。最后两句“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则点明主题,表明诗人希望通过亲近自然、饮酒赋诗来排解内心的烦闷。整首诗语言清新淡雅,意境深远,既有对外界事物的关注,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充分展示了韦应物诗歌的独特魅力。
隔江函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彼时韦应物正处在他仕途较为闲暇的阶段。在夏至这一日,白昼最长,夜晚渐长,他有感于时光流转与自己的政治理想尚未充分施展。在农事繁忙、酷热难耐之时,他身居高位却心系田园,于是在公务之余,到北池避暑消闲。在这静谧的环境里,他独游方塘,感受自然之景,借此排遣内心的烦闷,也流露出对农家辛苦的体恤以及自身理想抱负难以实现的淡淡惆怅。
隔江函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