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笔赐字诗
皇华使者临清晨,手开宝轴香煤新。
沿名与字发深旨,宸毫洒落奎钩文。
精神高远照日月,势力雄健生风云。
混然气质不可写,乃知学到非天真。
缄藏自语价希代,谁顾四壁嗟空贫。
臣闻帝舜优圣域,臯陶大禹为其邻。
吁俞敕戒成典要,垂覆后世如穹旻。
陛下仁明如舜禹,豪英进用司鸿钧。
臣襄材智最驽下,岂有志业通经纶。
独是丹诚抱忠朴,常欲赞奏上古珍。
又闻孔子春秋法,片言褒贬贤愚分。
考经内省不自称,但思至理书诸绅。
乾坤大施入洪化,将图报效无缘因。
誓心愿竭谟谋义,庶裨万一唐虞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皇华使者朝起时,亲手展开宝轴点香新。
阐发名字的深刻内涵,皇帝的亲笔挥洒宛如璀璨星辰。
皇上的精神高远如同日月,威严之气如同风起云涌。
这样浑然天成的气质无法描绘,才知道学到的并非天然而成。
珍藏此诗其价值超过时代,谁还关心四壁之贫呢?
我听闻帝舜尊重圣贤,皋陶和大禹都是他的伙伴。
规劝告诫成为了经典的要点,传承后世就像天空一样广大。
陛下的仁爱光明如同舜禹,选拔豪杰共同治理国家。
我的才能和智识都非常一般,怎敢有治理国家的志向。
唯有赤胆忠诚朴实无华,常常想向上古的珍品表达敬意。
又听说孔子的《春秋》法则,一字之间就能区分贤愚。
思考经典向内自省不夸张,只想把至理写在衣服上。
天地间的广大事业我已经投入其中,未来应该能有所作为。
立下誓言愿献出谋略和智慧,希望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君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皇华使者:指朝中派出的使臣。这里可以理解为朝廷的使者或派遣的使节。
2. 宝轴:珍贵的画卷。这里是借指皇帝赐予的墨宝。
3. 香煤:燃烧的炭火。此处形容打开画卷时墨香的气息。
4. 沿名与字:按照名字的含义。这里指根据名字来探索其深层的含义。
5. 宸毫:皇帝的亲笔。这里指皇帝写的墨宝。
6. 奎钩文:天上的星象。这里象征帝王的文治。
7. 混然气质:浑然天成的气质。这里表示这首诗的品质非常出众。
8. 精神高远:指诗歌的精神境界高远。
9. 势力雄健:指诗歌的力量感强大且雄健。
10. 望奎:古代对天上星官的称谓。这里用来比喻德行崇高的官员。
11. 皋陶大禹:指尧舜禹时代的两位重臣。皋陶担任法官,大禹负责治水。
12. 吁俞敕戒:即“吁咈都俞”,是指古代议政时的四种声音。这里用来表示大臣们讨论政事的情景。
13. 典要:重要的典籍。这里用来形容诗书礼乐的传承。
14. 穹旻:天空。这里形容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15. 陛下:指皇帝。
16. 豪英:才华横溢的人。
17. 丹诚:赤诚的心。
18. 赞奏上古珍:颂扬古代的珍贵品质。
19. 春秋法:儒家经典之一《春秋》的法度。这里用来表示儒家的价值观。
20. 洪化:广泛教化。这里用来表示皇帝广施教化的功绩。
21. 谟谋义:谋略和智慧。
22. 庶裨:略微帮助。
23. 唐虞君:指尧舜禹时代的君主。
去完善
赏析
《御笔赐字诗》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高远的诗歌。诗人以浓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一幅皇帝赐予自己墨宝的感人场景。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于皇帝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国家的忠诚之心。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学识的追求和对于道德的坚守。整首诗风格独特,韵味悠长,堪称一首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御笔赐字诗》是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蔡襄的一首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960-1127年),具体时间不详。
在这个时期,北宋王朝虽然相对稳定,但仍然存在诸多矛盾和纷争。蔡襄作为一位文人雅士,一方面关注国家治理和社会民生,另一方面也在努力追求个人理想。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宋朝第一”,受到皇帝的高度重视。
蔡襄在政治生涯中曾任知府、尚书等要职,期间他积极推行新政,提倡节俭,整顿吏治,致力于国家富强。然而,他在官场上也受到了一些挫折,如曾被贬谪至外地任职。这些经历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为他创作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御笔赐字诗》中,蔡襄以皇帝的御笔赐字为引子,表达了对自己书法成就的自豪,同时也抒发了对国家治理的关切之情。这首诗既展示了蔡襄作为一名艺术家的个性魅力,也反映出他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