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颖
不贤那得似长城,偶向潢池盗弄兵。
静沼何妨无事饮,幽寻聊记所居名。
千山倒影湖新复,两洞潜珍景旋生。
纪事还须武陵笔,亭成唯拟看题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假如没有德行才能,怎么能与长城相提并论呢?有时候也会像在池塘里戏耍的小偷一样,随意调动军队。静静地在水边喝喝酒也无妨,闲暇时,记录下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的名字。千山的倒影在湖泊中重现,两个山洞中的珍宝景象慢慢浮现出来。记载这些事还需要依靠武陵这样的文笔,亭子建成后只想看着题词感到荣耀。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刘颖: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2. 不贤那得似长城:意指不是贤能之人怎能像长城一样坚固。这里可能是以刘颖为参照物,表示自己虽有才华,但比不上他。
3. 偶向潢池盗弄兵:意指偶尔到池塘边游玩,聊以自娱。
4. 静沼何妨无事饮:在平静的池塘边喝酒并无妨碍。
5. 幽寻聊记所居名:在幽静的地方寻找乐趣,顺便记录下自己的居住地名称。
6. 千山倒影湖新复:千山倒影,形容湖泊波光粼粼的美景。
7. 两洞潜珍景旋生:指两个洞穴中藏着珍贵的景色,随时可以欣赏。
8. 纪事还须武陵笔:用武陵人的笔记录这段美好的经历。
9. 亭成唯拟看题荣:等亭子建成后,只期待看到它上面题写的荣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首联以“不贤”比喻刘颖的才能,表达了对其能力的肯定。颔联则用“潢池盗弄兵”来刻画刘颖不羁的形象,透露出一股洒脱之气。颈联以“静沼何妨无事饮”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同时也暗示了刘颖随性自然的生活态度。尾联则以“纪事还须武陵笔”表达了对刘颖才华的赞美,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刘颖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深敬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刘颖》是唐代诗人张维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759年前后,即安史之乱(755-763年)时期。当时唐朝国势衰落,战乱频发,百姓生活困苦。在这个特殊时期,张维作为一名文人,亲身经历了战乱带来的苦难,对民生疾苦深感同情。
张维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感叹国家的动荡不安,另一方面也担忧着自己的前途命运。他曾一度受到朝廷的重视,但后因种种原因被贬谪至地方,政治生涯受挫。在这种困境中,他愈发感慨世事无常,思念故乡,渴望获得安宁的生活。
与此同时,唐朝社会矛盾日益加剧,民不聊生。面对国家的内忧外患,张维深感忧虑,但他又无法改变现状,只能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诗歌创作中。这首《和刘颖》便是他在战乱时期抒发内心情感的佳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