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九十九

标题包含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九十九
浓云泼墨无回互,疾燄过风不可窥。赖有金华慈悯力,火坑化作白莲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慧远(334年-416年),俗姓贾,字谦之,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人。东晋时期著名的高僧、文学家、哲学家,被誉为“庐山宗师”。 释慧远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尤善老庄之学。他年轻时曾游学长安,后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乌云如墨水般翻滚无法看清彼此,火焰快速燃烧令人难以靠近。幸运的是,有着金华的慈悲力量,火海竟变为了美丽的白莲池塘。
去完善
释义
1. 浓云泼墨:指浓密的乌云如同泼洒的墨汁一般。 2. 无回互:没有回旋的余地,形容事物发展的迅速和迅猛。 3. 疾燄过风:形容火焰快速燃烧的状态。 4. 不可窥:无法看到或了解清楚。 5. 赖有:依靠、依赖。 6. 金华:此处应该是指“金华山”,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是佛教圣地之一。 7. 慈悯力:慈悲怜悯的力量。 8. 火坑:喻指苦难、困境。 9. 白莲池:比喻洁净的地方,也象征着解脱、觉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漫天浓云密布的天空下,疾燄如风般穿过,无法捉摸它的踪迹。然而,在这恶劣的环境中,金色的莲花却如同慈悲的力量,使原本充满危险的“火坑”化作了清凉的“白莲池”。 作者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痛苦,同时也展示了佛教教义中的慈悲为怀、救度众生的重要理念。其中,“浓云泼墨无回互”对应了现实的困境和无奈,“疾燄过风不可窥”则形象地描绘出生活的迅速变化和人心的难以把握。而“金华慈悯力”则象征着佛祖的智慧之光,给人带来希望和力量,最后一句“火坑化作白莲池”则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和信念。 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感悟力,又传达了深邃的宗教哲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慰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九十九》是唐代高僧释慧远所作。这首诗作于公元7世纪中叶,这个时期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高峰期。诗人慧远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禅宗思想的重要内涵。 在诗人所处的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这也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此外,唐代的文化交流非常活跃,使得各种文化得以交融碰撞,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唐朝文化。在这种背景下,慧远以其卓越的才情和高尚的品质,成为一位著名的诗僧。 在这首诗中,慧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传达了禅宗顿悟思想的深刻内涵。他认为,人们应该在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不被世俗纷扰所困扰。这种思想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