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九

标题包含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九
庵内不知庵外事,铁额铜头不相似。 定花板上打秋千,猛虎舌头书卍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慧远(334年-416年),俗姓贾,字谦之,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人。东晋时期著名的高僧、文学家、哲学家,被誉为“庐山宗师”。 释慧远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尤善老庄之学。他年轻时曾游学长安,后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寺院里面不闻寺外的纷繁复杂,那钢铁般的意志和铜墙铁壁般坚定的心灵也不会相似。 庙宇的砖雕木刻之上描绘着飞舞的鸟儿,犹如在画布上作画一般栩栩如生。那些威猛的老虎嘴里却露出了平和的万字符,似乎在向人们传递一种深远的意境。
去完善
释义
1. "庵内不知庵外事":此处的"庵"指的是寺庙,而"庵外事"指的是寺庙外的事情。整句意思是,在寺庙内修行的人并不了解外面世俗世界的种种事情。 2. "铁额铜头不相似":"铁额"比喻坚硬的物体或意志坚定的人,"铜头"则指顽固、顽固的人。整句表达了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无法相比的意思。 3. "定花板上打秋千":此处"定花板"是指固定的木板,"打秋千"是一种娱乐活动。整句意思是在固定木板上进行秋千游戏,表示不合适、不搭配的行为。 4. "猛虎舌头书卍字":"猛虎"代表威武勇猛,"舌头"指说话表达。"卍字"即佛教中的吉祥标志。整句意指用威武勇猛的方式传递佛法智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僧释慧远的一首禅诗。首先从诗题中可以看出,这是他在游览山寺时所作的102首短诗之一。“庵”在这里指的是寺庙,整句的意思是诗人在山寺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不受外界的干扰。接下来的两句则用了铁额、铜头的形象比喻来表现出这种坚韧的精神风貌。接下来在描写山寺的建筑和自然景观,如定花板上的秋千和用猛虎舌头书写的万字符,象征了作者心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敬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九》是南宋诗人释慧远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简练的笔墨描绘了诗人的隐逸生活和超然物外的境界,表达了他对佛学的深刻理解和对世事的超脱心态。 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 人生际遇:在这个时期,释慧远作为一位禅宗高僧,他远离世俗纷扰,寄情山水,过着清修的生活。他以佛学为精神寄托,在佛法修行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成为了当时的一位著名禅师。 时代背景:南宋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变革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禅宗成为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禅宗强调内心的顿悟和修行,这与释慧远的人生态度和诗歌创作密切相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