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大士赞
大哉观世音,功德不思议。
来说是非人,是非人便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观音:即观音菩萨,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又称为观自在、光世音、观世音自在等。主要形象为女性,常手持净瓶、杨柳枝。据说众生遇难时,只要念诵其名号,便能得到救助。
2. 大士:指德行高尚、地位尊崇的人,多用于佛教中对菩萨的尊称。
3. 功德:指善行、阴德等,也可指修行佛道的境界或能力。
4. 不思议:无法用言语形容或理解。
5. 说:述说、谈论之意。
6. 是非人:具有善恶观念的人。
7. 是:正确、肯定之意。
8. 非:错误、否定之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观音菩萨的伟大与不可思议的功德。首先诗人以“大哉”表达了观音菩萨之伟大,赞美她的功德无量无边。紧接着又用“不思议”来形容这些功德,表示无法用言语完全形容出来。后两句则是佛教中的一个著名公案,说的是菩萨在众生中现身说法,教导众生如何修行解脱,而这位指导众生的人正是菩萨本身。在这里,诗人用这种寓言性的语言来暗示观音菩萨的无尽智慧与慈悲,使整首诗显得深邃而富有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音大士赞》是南宋著名诗僧释慧远的一首赞颂观音菩萨的诗篇。这首诗作于公元12世纪左右的南宋时期,当时中国佛教文化盛行,观音菩萨信仰在民间广泛流传。
释慧远生于南宋初年,年轻时即出家为僧,后来成为了一位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人生经历曲折,曾经历过战争和动荡的社会环境,这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他的诗歌既有禅宗的超脱之气,又有儒家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南宋时期文人禅者的精神风貌。
在南宋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历史转折期。一方面,南宋王朝继承了北宋的文化传统,积极推广教育和科举制度,使得文人阶层得以兴起;另一方面,由于北方战乱的侵扰,民间生活并不安定,百姓渴望得到精神慰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观音菩萨成为了人们祈求平安的象征,而释慧远的这首《观音大士赞》也正是表达了人们对观音菩萨的敬仰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