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
洪河之南曰秦镇,发地削成五千仞。
三峰离地皆倚天,唯独中峰特修峻。
上有明星玉女祠,祠坛高眇路逶迤。
三十六梯入河汉,樵人往往见蛾眉。
蛾眉婵娟又宜笑,一见樵人下灵庙。
仙车欲驾五云飞,香扇斜开九华照。
含情迟伫惜韶年,愿侍君边复中旋。
江妃玉佩留为念,嬴女银箫空自怜。
仙俗途殊两情遽,感君无尽辞君去。
遥见明星是妾家,风飘雪散不知处。
故人家在西长安,卖药往来投此山。
彩云荡漾不可见,绿萝蒙茸鸟绵蛮。
欲求玉女长生法,日夜烧香应自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洪河南边的地方被称为秦镇,那里地势险峻、壁立千仞。
三座山峰距离地面都很近,仿佛要插向天际,但只有中间的那座尤为巍峨壮观。
在山巅之上有一座明星玉女祠,那高高的神坛和弯曲的道路向上延伸。
通往天河有三十六道石阶,打柴的人有时会看到美若天仙的女神。
那些美女们笑靥如花,她们看见打柴的人,便会从神庙下来。
她们的仙车将要载着五色的祥云腾飞,挥舞的香扇如同九华山的照耀一般美丽。
她们含情的目光迟迟不忍离去,只想在短暂的时光里陪伴你。
她们留下江妃玉佩作为纪念,而嬴女的银箫却只能空自哀怜。
尽管仙俗有别,情意难舍,但离别的时候终究会来临。
看着天上的明星,那就是我的家,如今却已随风飘散,无处寻觅。
原来家在西边的长安城,现在却成了卖药往来的山中。
那缭绕的彩云再也无法得见,眼前只剩一片茂密的绿箩和鸣叫的鸟儿。
若想求得长生不老的秘诀,那就应该日日夜夜烧香祭拜,祈求自己的归来。

去完善
释义
1. 洪河:古水名,源出今河南,东南流经安徽、江苏入东海。此处指陕西华山脚下的河流。
2. 南曰秦镇:秦岭以南的地区。
3. 三峰:指华山的中峰、东峰和西峰,分别为莲花峰、朝阳峰和落雁峰。
4. 三十六梯:指华山山路陡峭,需攀登三十六级台阶。
5. 河汉:银河。
6. 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美丽如蚕蛾翅膀上的细毛。这里比喻明星玉女。
7. 婵娟:美好的样子。
8. 宜笑:适宜欢笑。
9. 五云飞:驾着五彩祥云飞翔。
10. 九华:九华山,位于安徽省,相传为古代仙人曾游之地。
11. 韶年:美好的年华。
12. 江妃:传说中的洛水女神。
13. 嬴女:指秦始皇的女儿嬴阴嫚。
14. 遽:急速。
15. 西长安:古代长安城的西部,这里指廉察尉的家乡。
16. 萝:一种蔓生植物,常用来形容青翠的绿色。
17. 绵蛮:形容鸟儿在树枝上悠闲的样子。
18. 长生法:道教修炼长生不老的方法。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明星玉女坛”为题,描述了华阴地区的独特风光和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神话、传说等元素,展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以委婉动人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美丽而神秘的画卷。
诗的开头,通过讲述洪河之南的秦镇和三峰离地的故事,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明星玉女祠的高耸与险峻,以及通往河汉的三十六梯,暗示着神仙的存在。
接下来,诗人刻画了明星玉女的形象:她既有婵娟的美丽,又有宜笑的神情,吸引着樵人们来到灵庙。同时,她又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向往,渴望陪伴在廉察尉的身边。然而,仙俗途殊,两人终究无法长久相守,离别之际,明星玉女留下了江妃玉佩作为纪念,嬴女则徒然吹奏银箫,表达对这段感情的无奈。
最后,诗人以故人家在西长安的叙述结束全诗,点明了华阴地区与世隔绝的特点。他暗示了在这个美丽的地方,虽然无法找到真正的长生不老之法,但日夜烧香,或许能够让自己心灵的纯净得以回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是唐代诗人王翰在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此时正值唐玄宗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然而,随着皇帝的日益骄奢和沉迷享乐,朝政也逐渐腐败,为日后的安史之乱埋下了隐患。
王翰本人个性豪放不羁,擅长写诗抒怀。然而他在这个时期并不得志,宦途多舛,因而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友人的关爱之情。
这首诗的标题中的“赋得”二字意味着以题咏的方式创作。而“明星玉女坛”指的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境。在此背景下,作者借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廉洁奉公、忠诚担当的美好祝愿,同时也隐含着对国家治理的期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