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金馆作
鼎湖龙驭去无踪,三遣行人意则同。
凶礼强更为吉礼,夷风终未变华风。
设令耳与笙镛末,只愿身糜鼎镬中。
已办淹留期得请,不辞筑馆汴江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鼎湖龙飞仙去后踪迹难寻,多次派遣使者怀揣同样的心愿。尽管凶险之礼仪勉强转为吉祥,然而边地的风俗始终无法替代中原的风雅。让我们这些身在异乡之人,即使担任最低下的职务,也情愿为了心中的信仰献出生命。在此逗留已经准备就绪,只为得到期待的回应。在汴水之东建立公馆的决心,我们无所畏惧。
去完善
释义
1. 鼎湖:地名,此处可指代皇家。
2. 龙驭:皇帝的车驾,这里借指皇帝。
3. 三遣行人:古代官员在皇帝去世时派遣去祭祀的使者。
4. 凶礼:丧事礼仪。
5. 夷风:夷族的风俗习惯。
6. 华风:华夏风俗习惯。
7. 笙镛:乐器名,这里代指音乐。
8. 耳与笙镛末:耳朵听见音乐最后的余音。
9. 鼎镬:古代烹饪用具,这里表示受烹煮之刑。
10. 淹留:滞留、逗留。
11. 筑馆:建造房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族文化的坚守。首联描绘了皇帝离去后的景象,传递出皇帝的消失和国家衰败的信号。颔联通过对比“凶礼”和“吉礼”,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愿望。颈联以“耳与笙镛末”的形象比喻,传达出诗人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尾联通过讲述在汴河之东建立留金馆的愿望,凸显了诗人对民族复兴的热切期待。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是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境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留金馆作》是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京镗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78年左右,正值南宋孝宗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朝廷在孝宗的领导下,积极推行恢复中原的战略,尽管进展缓慢,但仍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
京镗作为当时的一名文臣,他的政治生涯颇为曲折。他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但在孝宗即位后,他的才能得到重视,逐步晋升至尚书省左丞、右丞相等高位。在人生道路上,京镗经历了起起落落的磨难,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历史使命感。
在《留金馆作》中,京镗以诗言志,表达了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坚定信念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抒发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词既是京镗个人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也是南宋时期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的生动反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