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金
吾爱吾庐,甬水东南半村郭。
试倚楼极目,千山拱翠,舟横沙觜,江迷城脚。
水满苹风作。
阑干外、夕阳半落。
荒烟瞑、几点昏鸦,野色青芜自空廓。
浩叹飘蓬,春光几度,依依柳边泊。
念水行云宿,栖迟羁旅,鸥盟鹭伴,归来重约。
满室凝尘澹,无心处、宦情最薄。
何时遂、钓笠耕蓑,静观天地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爱我的小屋,它位于甬水东南的一个小村庄里。试着在楼上放眼望去,千山环绕,绿意盎然;沙洲上停着几艘小船,江水在城市脚下流淌。风吹动着水面上的浮萍。栏杆外,夕阳即将落下。暮霭四起,几只昏鸦在天空中盘旋,田野的绿色更加显得广阔无垠。我感叹人生漂泊不定,春光已经过了几次,柳树依旧依依惜别。想起曾经的水云间旅行,羁旅的日子已过去,归期已定。房间里尘土已淡,再无心情谈什么官场名利。何时能实现渔翁般的快乐生活,戴着斗笠,披着蓑衣,静静地观赏天地间的美好。
去完善
释义
吾爱吾庐,甬水东南半村郭:
1. 吾爱吾庐:我深爱我的家。
2. 甬水:指甬江,流经浙江宁波的河流。
3. 东南:方位词,指南方和东边的区域。
4. 村郭:村庄和城市。
试倚楼极目,千山拱翠,舟横沙觜,江迷城脚:
1. 倚楼:登楼。
2. 极目:尽目力所及之处。
3. 千山:许多山。
4. 拱翠:环抱着绿色的山水。
5. 沙觜:河口地区因水流冲刷形成的沙洲。
6. 江迷城脚:江水弥漫至城市边缘。
水满苹风作。
1. 水满:水位上涨。
2. 苹风:吹拂在平静水面上的微风。
阑干外、夕阳半落。
1. 阑干:栏杆。
2. 夕阳:傍晚的太阳。
荒烟瞑、几点昏鸦,野色青芜自空廓:
1. 荒烟:荒芜中的炊烟。
2. 瞑:闭眼,引申为昏暗。
3.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4. 野色青芜:田野的绿色。
5. 空廓:空旷,开阔。
浩叹飘蓬,春光几度,依依柳边泊:
1. 浩叹:大声叹息。
2. 飘蓬:飘荡不定,这里形容自己如同飘蓬般的生活。
3. 春光:春天的美景。
4.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念水行云宿,栖迟羁旅,鸥盟鹭伴,归来重约:
1. 水行:在水面上行走或航行。
2. 云宿:在云端住宿,比喻高远的心境。
3. 栖迟:暂时停留。
4. 羁旅:在外漂泊,旅居异地。
5. 鸥盟:与鸥鸟为伍,喻指寄情山水、不问世事的生活。
6. 鹭伴:白鹭为伴,比喻恬静悠闲的生活。
7. 归来:回到故乡。
8. 重约:再次相约。
满室凝尘澹,无心处、宦情最薄:
1. 满室:整个屋子。
2. 凝尘:凝结在尘土上的露珠。
3. 澹:淡薄。
4. 无心处:不关心世事的地方。
5. 宦情:对官职功名的态度。
何时遂、钓笠耕蓑,静观天地乐:
1. 何时遂: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这个愿望。
2. 钓笠耕蓑:渔父和农夫的帽子和蓑衣,象征着闲适的田园生活。
去完善
赏析
本词借景抒情,通过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春日景象,展现了作者面对漂泊不定的生活时悠然自得的心境。上阕描绘了东南水边的美丽风光,视野开阔,青山绿水相映成趣,营造了宁静致远的氛围。下阕则转而抒发了作者对年华逝去,漂泊不定的人生感叹。最后则寄寓了作者隐逸之志,渴望在天地之间获得心灵的平静与快乐。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一寸金》是南宋词人陈允平的一首名篇。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40年左右,正值南宋晚期。当时,蒙古帝国对南宋形成强大压力,国家形势岌岌可危。
在这个特殊时期,陈允平的个人生活也颇为曲折。他曾任地方官员,后受到弹劾罢职。在辗转流离的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国家命运的危殆和民间的疾苦。这些经历使他更加关注民生,也激发了他在文学创作中的家国情怀。
此外,陈允平所处的时代背景也与他的词作息息相关。南宋晚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家内外交困。一方面,陈允平通过词作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另一方面,他也希望以文治国的理念能够实现,从而改变国家的命运。在《一寸金》中,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百姓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对国家繁荣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