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归宗道中

标题包含
归宗道中
朝日未出海,杖藜适松门。 老树暗绝壁,萧条闻哀猨。 迤逦转谷口,悠悠见前村。 农夫争道来,聒聒更笑喧。 数辰竞一墟,邸店如云屯。 或携布与楮,或驱鸡与㹠。 纵横箕箒材,琐细难具论。 老翁主贸易,俯仰众所尊。 区区较寻尺,一一手自翻。 得无筋力疲,两鬓埋霜根。 吾乡东南会,百货常源源。 金镮衣短后,群奴列昆仑。 通衢旅犀象,颠倒同篱藩。 鲛绡与翡翠,触目亦已繁。 少壮供所役,耆年卧高轩。 翁今处穷独,未易听我言。 且当具盐米,归家饭儿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道潜,俗姓王,字道潜,号参寥子,北宋著名诗僧。他出生于浙江杭州,自幼出家为僧,后来成为苏轼的好友。 释道潜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对佛学、诗词、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词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天还未亮我就出发,拿着拐杖向松门走去。 古老的松树映照在昏暗的绝壁上,听见了猿猴的哀嚎。 沿着山谷入口曲折前行,远远望见了前面的村庄。 农民们争相前来交易,喧嚣笑声此起彼伏。 市集上人来人往,商铺密集如同云彩堆积。 有的携带麻布和楮皮,有的赶着鸡和猪来售卖。 农具、扫帚等杂货琳琅满目,繁琐难以一一描述。 有一位年老的长者担任交易的主管,他的言行备受尊敬。 他仔细衡量货物尺寸,一一亲手过目。 劳累得是否筋疲力尽?两鬓斑白犹如霜露。 我家乡东南方集会,商品买卖一直络绎不绝。 身着华丽服饰的人们来来往往,宛如繁华世界。 大街上奇珍异兽四处可见,犹如篱笆间的藩篱。 各种珍贵物品映入眼帘,让人目不暇接。 青壮年负责劳动,年长者安居高楼。 老者如今生活困苦,我对他深感同情。 现在先去买些油盐米粮,回家去喂饱子孙后代。
去完善
释义
1. 杖藜:扶着藜做的拐杖 2. 老树暗绝壁:古老的大树在陡峭的悬崖上投下浓重的阴影 3. 萧条:此处指山中的寂静氛围 4. 哀猨:悲鸣的猿猴 5. 迤逦:曲折连绵的样子 6. 谷口:山谷入口 7. 悠悠:遥远的样子 8. 前村:前面的村庄 9. 争道:争先恐后地走 10. 聒聒:喧闹声 11. 笑喧:笑声喧哗 12. 数辰:数日 13. 一墟:一处集市 14. 邸店:客店 15. 云屯:像云一样聚集 16. 布与楮:布匹和纸 17. 驱鸡与㹠:赶着鸡和猪 18. 箕箒材:做扫帚的木材 19. 琐细:琐碎细小的事情 20. 俯仰:一会儿 21. 众人尊:受到大家的尊重 22. 筋力疲:体力疲惫 23. 金镮衣短后:穿着金色环扣的短衣 24. 群奴列昆仑:众多奴仆排成队列 25. 通衢:大路 26. 旅犀象:载着犀牛和大象旅行 27. 颠倒:杂乱无章 28. 篱藩:篱笆围栏 29. 鲛绡:丝织品 30. 翡翠:珠宝 31. 触目:看到的东西 32. 未易:不容易 33. 当具盐米:需要准备油盐米粮 34. 饭儿孙:为子孙做饭
去完善
赏析
《归宗道中》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途中所见到的农村市集景象,通过丰富的细节表现了农家的辛劳和城乡交流的繁荣。在苍茫的老树、寂寥的山谷之间,诗人杖藜独行,听到猿猴的哀啼,画面萧瑟而带有几分凄凉。但随后转入山谷,眼前出现热闹的前村,农夫们的笑声打破了宁静的氛围。他们或携带着布料、纸张,或赶着鸡豚前往市集,各自忙着交易。市集上人群熙攘,商店林立,各种货品琳琅满目。诗人在这里看到老者掌管贸易,赢得了众人的尊重。虽身处繁华之中,他仍关注民生,体恤老者的辛劳。最后,诗人以农村的商贸交流和都市的华丽场面作对比,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希望人们能有公平的待遇。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人物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现象的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归宗道中》是北宋著名诗僧释道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当时他云游江南各地,饱览山川美景,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释道潜是继东坡居士之后的文坛巨匠,以清雅脱俗的诗歌风格著称于世。他的诗作以其深厚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艺术构思,为人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哲理而又丰富多彩的佛教世界。在《归宗道中》一诗中,释道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禅宗信仰的感悟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