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日瓶花

标题包含
春日瓶花
鸟鸣木阴深,鱼动陂水漫。 燕坐南窗下,欣然得幽伴。 盈盈菩萨面,一莞生几案。 恍如空中堕,著我丈室看。 地偏风日隔,香艳不耗散。 无土种一根,他乡得把玩。 娇娆目接熟,老丑面失半。 物忌停涵久,无嫌汲新换。 不怀妙色身,长作如是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张埴"的相关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的知名度不高或者信息不够明确。如果你能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比如他所在的领域、他的主要成就等,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更多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鸟儿在树木的阴影中欢快地歌唱,鱼儿在水面上快乐地游动。我坐在朝南的窗户下,非常高兴能找到这样安静的环境陪伴着我。桌子上摆着一盆鲜艳的花朵,它的美丽好像从天而降,让我在这个小屋子里欣赏到它。这个地方很偏僻,外面的风吹不到这里,花香也不会消散。这盆花没有泥土却能茁壮成长,我在异地也能观赏到它。花朵的美丽让人目不暇接,而时间的流逝让花朵渐渐老去,失去了原本的美貌。万物都害怕长久的停滞不前,不需要担心需要不断更新。我不希望这种美妙的花朵消失在时光里,我愿意一直这样欣赏它。
去完善
释义
1. 木阴:树木的阴影处。 2. 陂水:池塘或湖泊的水。 3. 燕坐:安然静坐。 4. 菩萨面:这里指花卉美丽的容颜。 5. 莞:微笑的样子。 6. 丈室:书房或卧室。 7. 地偏:地处偏远的地方。 8. 风日隔:隔离了风和阳光。 9. 香艳:指花卉的香气和艳丽。 10. 老丑:形容花朵枯萎、失去美丽。 11. 停涵:停滞不前,意指花卉无法长久保持美丽。 12. 汲新换:汲取新的水源来替换旧的水源,以保持水质的新鲜。 13. 妙色身: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
去完善
赏析
《春日瓶花》是南宋诗人张埴创作的一首描绘静物之美的诗。诗人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瓶花图。 首先,诗中描绘了瓶花的周围环境:鸟鸣、鱼动、木荫,这些元素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为瓶花的出现铺垫了基础。接着,诗人通过“燕坐南窗下”表现了欣赏瓶花的悠闲心境,从而使得瓶花在诗人心中的地位更为重要。 诗人对于瓶花的描绘颇具禅意,以“菩萨面”来形容瓶花的美,表明瓶花具有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同时,瓶花的“空中堕”形象也说明了其独特的美感,仿佛是从天而降的礼物,让诗人得以在丈室内细细品味。 在描绘瓶花的生命力时,诗人强调了尽管地处偏远、风吹日晒,但瓶花的香气依然不减。这种坚韧的生命力使诗人对瓶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觉得无土栽培也能让其茁壮成长。 然而,诗人并未将瓶花的美局限于此。他观察到了瓶花的娇娆和老去,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对此,诗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要过分留恋美好的事物,要时常更新生活,保持一颗平常心。 总之,《春日瓶花》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咏物诗,诗人通过对瓶花的描绘,传达了生命短暂、美好难留的道理,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顺应自然。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瓶花》是南宋诗人张埴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美好景象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47年左右的南宋时期,正值宋室南渡后的和平时期,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繁荣。 张埴在少年时期,历经战乱的磨难,深知民生疾苦。后步入仕途,曾担任朝官,对于国家政治有深入的了解。然而,他个性孤傲清高,不善逢迎,所以并未在官场上得到重用。在这段时间里,张埴广泛结交了文人墨客,结识了陆游、杨万里等知名文人,共同切磋诗艺,探讨学问。 当时南宋偏安江南,虽然政治气氛相对稳定,但社会矛盾依然复杂尖锐,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并存。在这个背景下,张埴通过吟咏春日瓶花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世界和平的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