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樊口晨泛送程端卿

标题包含
樊口晨泛送程端卿
扁舟送归客,万籁寂无风。 宿雾青郊暗,卿云碧岭空。 水清明去鹭,天远入征鸿。 日脚中流见,委蛇走白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季宣(1134年-1225年),字士龙,号知止堂主人,南宋文人。 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一个书香世家,父亲薛徽言是著名学者,母亲是陆游的妹妹。薛季宣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一艘小船送走了离去的客人,周遭的环境静谧得没有一丝风声。 清晨的雾气在乡村显得格外浓重,远处的山岭上空飘荡着洁白的云朵。 清澈的水面上倒映着嬉戏的水鸟,天空的尽头出现了远行的大雁。 太阳正慢慢从水面升起,一道长长的白色光束犹如游动的彩虹。
去完善
释义
1. 扁舟:小船。 2. 万籁:自然界的所有声响。 3. 宿雾:积聚的雾气。 4. 青郊:指春天郊外绿意盎然的景象。 5. 卿云:一种彩云。 6. 碧岭:绿色的山峰。 7. 清明:清澈明净。 8. 日脚:太阳的影子。 9. 中流:河流中央。 10. 委蛇:曲折前行。
去完善
赏析
《樊口晨泛送程端卿》是一首描绘送别场景的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清晨江上送别友人时的景色。 首联“扁舟送归客,万籁寂无风”,以“扁舟”和“万籁寂无风”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预示着离别的伤感。“扁舟”意味着船只的渺小,与浩渺的江河形成对比,突出了离别的惆怅;而“万籁寂无风”则描绘了江水静谧的景象,为整个画面铺垫了伤感的基调。 颔联“宿雾青郊暗,卿云碧岭空”,以“宿雾”和“卿云”两个意象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宿雾”指雾气弥漫,给人朦胧之感,暗示了离别的不舍;“卿云”象征着美好的愿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盼。同时,“青郊”和“碧岭”这两个色彩鲜明的词汇,赋予了诗歌以活力,使得画面的色彩更加丰富。 颈联“水清明去鹭,天远入征鸿”,通过对“去鹭”和“征鸿”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洞察力。“水清明”形象地描绘了江水清澈、波光粼粼的景象,映衬出离别的哀愁;而“天远入征鸿”则表现了天空高远、鸿雁南飞的景象,传达了诗人的忧思之情。 尾联“日脚中流见,委蛇走白虹”,通过“日脚”和“白虹”两个形象,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许。“日脚中流见”意味着阳光洒在江面上,照亮了离别的道路,给人以温暖和希望;而“委蛇走白虹”则象征着彩虹的出现,预示着美好的明天,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祝福。 总之,《樊口晨泛送程端卿》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情感内涵,成功地展现了送别场景的感人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传达了离别的不舍、对未来的期盼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樊口晨泛送程端卿》是南宋诗人薛季宣在送别友人程端卿时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理宗时期(1225-1264年)。 这个时期的南宋正处于金国的压迫下,偏安江南一隅,局势相对稳定。然而,由于宋金战争及南宋内部政治斗争的影响,人民生活并不宽裕。此外,此时理学兴起并逐渐成为主导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观念。 薛季宣出生于书香门第,幼年时随父亲游学四方,广涉经史,与陆游、辛弃疾等文人相交甚好。他曾在南宋朝廷任职,后因不满时政而辞官归隐,致力于学术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他与友人程端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这首诗中,薛季宣以樊口晨泛的场景为背景,表达对友人程端卿的依依惜别之情。他以自然景色为依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这种情感与时代背景相互交织,使诗作具有了深远的意义和感染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