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贾簿
官冷君休叹,浮名陌路车。
冰山逢燠泮,豆粥并寒除。
但酌樽中酒,从堆架上书。
未酬题柱志,终不羡相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官员们冷漠疏远,名利如同过路人。
冰山遇见温暖的阳光,豆粥也能驱散寒冷。
只需品尝杯中的美酒,翻阅书架上的书籍。
未曾实现抱负壮志,最终也不羡慕司马相如。
去完善
释义
1. 官冷:指职位低微,得不到重视。
2. 陌路车:陌生人的车辆,比喻彼此不相识的人。
3. 冰山:指冰山的消融,比喻世事无常。
4. 燠泮:温暖的海洋,这里比喻温暖的环境。
5. 豆粥:一种简单的食物,这里用来形容生活简朴。
6. 寒除:寒冷的季节,这里用来形容寒冷的气候。
7. 但酌:只喝酒的意思。
8. 樽中酒:酒杯里的酒,这里用来形容饮酒。
9. 从堆:任由堆积的意思。
10. 架上书:书架上的书籍,这里用来形容读书。
11. 题柱志:古代人常用在柱子上题诗来表达志向,这里用来形容远大的抱负。
12. 相如:司马相如,西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这里用来比喻有才干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和贾簿》,是宋代诗人薛季宣写给友人贾簿的唱和诗。诗歌首联以“官冷君休叹,浮名陌路车”开篇,表达对官场冷漠的态度和对虚名的不屑。颔联“冰山逢燠泮,豆粥并寒除”则形象地描绘了现实生活的艰辛和复杂,暗示了诗人面对困境时内心的坚韧。颈联“但酌樽中酒,从堆架上书”则是诗人对生活的达观态度的体现,强调要以豁达的心境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尾联“未酬题柱志,终不羡相如”表明诗人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不愿因羡慕他人而改变自己。整体来看,这首诗歌语言朴实,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理想和现实的独特见解,堪称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薛季宣的这首《和贾簿》是南宋时期的作品。作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薛季宣曾与陆游、辛弃疾等人有过密切交往,并在当时政治斗争中有过积极的表现。然而随着南宋朝廷的日趋腐朽,他也曾一度失志而隐居。这首《和贾簿》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创作《和贾簿》时,薛季宣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因为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他的情感变得深沉而又忧郁。然而,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他并没有完全沉溺于个人的情感世界,而是将自己的忧虑转化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关注。
在南宋时期,社会政治矛盾尖锐,外患不断,民族危机日益严重。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薛季宣虽然无法直接参与实际的政治活动,但他仍然通过文学创作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在他的笔下,诗歌成为了传达心声、寄托忧思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和贾簿》并非只是一首普通的抒情诗,更是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以及身处乱世中的无奈与挣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