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
旧时月色。
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
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
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如今梅花又被风吹落殆尽,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到这样的美景。

去完善
释义
红萼:红色的花萼,指梅花;耿相忆:深切地怀念。

去完善
赏析
全词开篇以“旧时月色”引入怀旧情绪,通过“梅边吹笛”的画面勾勒出往昔的雅致生活,随后转入现实,感叹岁月流逝与人事变迁。上阕由追忆转至眼前,“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一句尤显清冷孤寂,暗示内心的惆怅。
下阕进一步深化情感,用“江国。正寂寂”渲染环境氛围,强化孤独之感。“叹寄与路遥”则点明空间阻隔带来的无奈,而“翠尊易泣”“红萼无言”更将这种愁绪推向高潮。最后以西湖寒梅的景象收束,既呼应开头,又留下余韵无穷的问句——“几时见得”,使读者沉浸在悠悠不尽的思绪中。
整首词结构严谨,虚实结合,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清幽隽永,充分展现了姜夔作为婉约派词人的艺术造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冬,姜夔客居湖州。彼时他已过而立之年,历经漂泊羁旅,心中常怀故人与旧事。这首《暗香》便是他在月夜赏梅时所作。词人追忆往昔与佳人共赏梅花的温情时刻,感慨当下渐老的境遇,抒发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眷恋以及物是人非的惆怅。借咏梅寄托情思,以清冷幽寂之景衬托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思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