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国宜之官武林
自从栖隠入山深,间阔真同金玉音。
已谓清光依日月,不知幽趣尚园林。
暂违陶径菊松面,喜动苏堤梅柳心。
闻道专留荐贤牍,知音当在伯牙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自从我隐居于深山之中,与你的联系就如同金玉之音般珍贵。
我一直以为只有日月才能拥有那种清新脱俗的光芒,却不知那宁静致远的趣味仍在园林之间。
虽然暂时告别了菊花松树的陪伴,却意外地受到了梅柳之心的触动。
听说有专门留下推荐贤才的文书,那么我的知音应当在伯牙之琴上寻找。
去完善
释义
1. 武林:这里指浙江杭州。
2. 栖隐:隐居山林。
3. 间阔:疏远,离别。
4. 金玉音:美好的声音或消息。
5. 清光:清亮的阳光。
6. 陶径:陶渊明走过的道路。
7. 菊松面:菊松的样子。
8. 苏堤:苏轼任杭州知州时所建的水利工程。
9. 梅柳心:春天柳树发芽的生机景象。
10. 荐贤牍:推荐贤能者的文书。
11. 伯牙琴:伯牙是古代著名的琴师,此处代指知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文蔚写给他的朋友赵国宜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对他们之间美好时光的怀念。“自从栖隠入山深,间阔真同金玉音”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隐居山林的生活和他们在这种生活中建立起来的真挚友谊。“已谓清光依日月,不知幽趣尚园林”则表现了诗人在山林中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却充满了乐趣和诗意。
接下来的两句“暂违陶径菊松面,喜动苏堤梅柳心”是对赵国宜即将离别的感慨。诗人以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和苏轼的西湖美景为例,表达了他对友人的不舍之情。“闻道专留荐贤牍,知音当在伯牙琴”则是对赵国宜未来的期许和鼓励,希望他在新的地方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得到他人的赏识和支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雅的艺术品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