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房元直赴北京

标题包含
送房元直赴北京
犹道楼兰十万师,书生匹马去何之。 临歧未断归家目,望月空吟出塞诗。 常欲激昂论上策,不应憔悴老明时。 遥知到日逢寒食,彩笔长裾会晋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严维,字景悦,号竹西,江苏苏州人。他生于清朝乾隆年间,卒于道光年间,是清代著名的文人、学者和官员。 严维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才学闻名乡里。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最终在乾隆五十四年(17...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你说的是楼兰的十万军师吧,一位书生只身骑马要前往何处? 在岔路口他并未确定回家的方向,只是望着月亮空洞地朗诵着出征的诗篇。 他一直试图热烈地讨论最好的策略,而不应在如此明亮的时刻显得憔悴不堪。 当知道那一天正值寒食节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在晋祠碰面,手中拿着五彩的笔,身着华丽的衣袍。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房元直:人名,为诗中的主人公。 2. 北京:古代北京的名称多次更迭,此处应指的是古代的某个京城。具体是哪个时期的北京需结合历史背景来判断。 3. 楼兰:古国名,位于今新疆罗布泊西。这里代指边疆。 4. 何之:去往哪里。 5. 临歧:面临歧路,即将分别。 6. 归家目:思家之目。 7. 出塞诗:描写边塞生活的诗歌。 8. 激昂:情绪高昂,充满信心。 9. 上策:高明的策略。 10.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11. 遥知:远离某人或某地而预知某事。 12.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前一天。 13. 彩笔:形容才情出众。 14. 长裾:指长袍。 15. 晋祠:名胜古迹,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房元直即将北上京师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期许与勉励。首句以“犹道楼兰十万师”的比喻开篇,凸显出房元直的身份及重任。而第二句的“书生匹马去何之”则暗示了他独行赴任的豪情。 第三、四句中的“临歧未断归家目,望月空吟出塞诗”,既揭示了房元直胸怀壮志的心态,又通过“望月空吟出塞诗”的描述展现了他此刻的心境。而第五、六句的“常欲激昂论上策,不应憔悴老明时”则表达了对友人在朝中一展宏图的热切期望,以及对岁月催人老的感慨。 最后一联“遥知到日逢寒食,彩笔长裾会晋祠”,则是用遥远的设想勾勒出两人重逢的美好情景,以此祝愿友人在北方一切顺利。整首诗语言精炼,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朋友情谊和对友人的期许与鼓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房元直赴北京》是唐代诗人严维的作品,创作于公元759年。在这一年里,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755-763)期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选择从军、避乱或流亡他乡,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此时,严维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曾担任过杭州司马、秘书郎等小官职,但对他的才华和抱负而言,这些职位显然不足以施展其才能。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他选择了以诗歌表达自己对国家时事的关注和对友人的关切。这首诗正是他为送别友人房元直而创作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