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薛居士和州读书
孤云独鹤共悠悠,万卷经书一叶舟,楚地巢城民舍少,
年少不应辞苦节,诸生若遇亦封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独自漂泊的云朵和悠闲的仙鹤共享这一片天地,它们驾驭着知识之舟,穿越万里江河。在遥远的楚国土地上,民居稀少,人们过著简朴的生活。年轻的你不应该害怕艰苦的日子,因为你们这些学生有一天也可能会获得封赏,成为国家的栋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孤云独鹤:比喻孤单清高的人物。
2. 楚地:这里指和州地区,位于今安徽省。
3. 巢城:历史上的古地名,位于安徽省巢湖市。
4. 年少:年轻的人。
5. 苦节:艰难困苦的节气或环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薛居士与作者的对话情景。首句“孤云独鹤共悠悠”以象征手法描绘出作者与朋友志趣相投、远离尘嚣的形象。接着“万卷经书一叶舟”进一步揭示诗的主题——求知的旅程虽然艰苦,但终究可以成为滋养精神的沃土。第三句“楚地巢城民舍少”展现了和州地域的荒凉景象,为接下来的诗句铺垫情感基调。
第四句“年少不应辞苦节”劝勉年轻一代应珍惜时间,勇敢面对人生的艰辛和挑战。第五句“诸生若遇亦封侯”则是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希望,表达了诗人对于读书人的赞美和对他们未来的期许。整首诗以对话的形式呈现,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理想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薛居士和州读书》是唐代诗人严维在唐玄宗天宝末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时,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矛盾逐渐显现,但诗歌文化仍然繁荣。
严维生于书香门第,擅长诗歌、散文,与王维、杜甫等著名诗人交往甚密。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一度陷入困境。然而,这种人生经历使他更加珍视文学艺术的交流与传承。
此外,和州(今安徽和县)在当时是一个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许多士人、文人喜欢在那里结庐读书、研讨学问。因此,这首诗既是严维对友人的勉励与期待,也是对当时文人志士积极求学、探索真理的精神风貌的赞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