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二首 其一
长空无云江水净,月出东方挂金镜。
我时有酒何处斟,破碎寒光借渔艇。
便邀玉兔乞灵药,一粒为医天下病。
玉兔既不报,我亦醉不知。
舟人解事唤我起,月轮已转西山西。
人间万事不可了,且与明月闲相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辽阔无边,江水平静无波,月亮从东方升起如同一面金色的镜子。我有酒的时候却找不到地方倒满,就借着渔船的光芒映照这寒冷的月光。我想邀请月亮赐予我一颗灵药,可以治愈世间的疾病。然而月亮并没有回应我,我也因为沉醉而不知道它的存在。船夫理解我的心事把我叫醒,发现月亮已经转到西山之后了。人世间的事情是解决不了的了,那就暂且和明月一起消磨时光吧。
去完善
释义
1. "长空无云江水净":这里的"长空"指天空;"江水"指的是江河的水流。这句话描述的是辽阔的天空没有云朵,江水的流动显得分外清澈。
2. "月出东方挂金镜":这里的"东方"指太阳升起的方向,即东边;"金镜"是对月亮的一种美称。这句话描绘了月亮从东边升起的美丽景象。
3. "我时有酒何处斟":这里的"有酒"表示作者有时会有饮酒的机会;"何处斟"表示不知道去哪里斟酌美酒。
4. "破碎寒光借渔艇":这里的"破碎"是形容月光散落在水面上的样子;"寒光"是指寒冷的月光;"渔艇"是渔民的船。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想借助渔艇欣赏破碎的月光的美景。
5. "便邀玉兔乞灵药":这里的"玉兔"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居住在月球上的兔子;"乞"表示请求;"灵药"是指具有神奇功效的药品。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想象邀请玉兔赐给他灵药。
6. "一粒为医天下病":这里的一粒指一颗灵药;"为医"是为了治愈;"天下病"泛指所有病痛。这句话表明作者希望能用这神奇的灵药治愈所有的疾病。
7. "玉兔既不报":这里的"既不报"表示玉兔并没有回应作者的请求。
8. "我亦醉不知":这里的"亦"表示也;"醉不知"是说作者已经喝醉了,感觉不到周围的一切。
9. "舟人解事唤我起":这里的"舟人"是指划船的人;"解事"是指了解事物,知道该怎么做;"唤我起"意思是把作者叫醒。
10. "月轮已转西山西":这里的"月轮"指月亮;"已转"表示已经移动到;"西山"是指西方的山。这句话意味着月亮已经转到西边的山后。
11. "人间万事不可了":这里的"人间万事"泛指人世间的各种事情;"不可了"是不能完全了解的。
12. "且与明月闲相随":这里的"且"表示暂且;"闲相随"是指在闲暇时陪伴着明月。这句话表达出作者对于无法了解人间万事的无奈,选择与明月相伴度过闲暇时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月下独酌”,诗人郭祥正在此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边夜景,抒发了一种与世无争、豁达开朗的情怀。诗中作者在欣赏月亮时,突然产生了向天上的玉兔求取灵药以救天下的愿望。但由于无法实现这个愿望,转而沉浸在饮酒之中,并适时地听从舟人的呼唤,从沉醉中醒来,目睹月轮已经转向西山。于是,诗人以豁达的态度看待人生,觉得一切世事都不能解决,还不如跟随着明月,享受这份悠闲自在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月下独酌二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世纪初,即北宋时期。郭祥正在这一时期是一位颇有影响的文人,他的作品以豪放、雄浑著称,体现了宋诗的特质。
在这个时间段内,郭祥正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早年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后来科举成名,步入仕途。然而,他在官场上并不得意,曾多次被贬谪。这种人生际遇使得他对现实有着深刻的反思,也对个体命运产生了强烈的感慨。
在郭祥正所处的时代,北宋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但在政治层面,封建官僚制度日益腐朽,党争激烈,使得许多有识之士陷入困境。此外,当时佛教、道教思想盛行,人们对生命、宇宙等问题的思考较为深入。这些时代背景都对郭祥正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