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金竹

标题包含
咏金竹
百镒先寒一径深,潜疑造化铸成林。 贪夫或有凭阑者,不见修篁但见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百镒:这里是形容山坡上茶园形状像一把散开的重币,一种草名,是茶树的一种。这句是说茶叶园中有条小径显得十分幽深。 潜疑:暗自怀疑。这句就是说这片茶园似乎是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出来的。 贪夫:这里是借代手法,指代那些热衷于名利的人。 凭阑:依靠在栏杆上。这句就是说有些人贪婪功名,看不到周围的美景,只看到功名利禄。 修篁:修长挺拔的竹子。这句就是说这些人的眼光狭隘,只能看到钱和名利,看不到美好的事物,比如青翠的竹子。 这首诗主要表达的就是大自然的美不是那么容易被理解和感受到的,而一些人过于追求名利,就错过了很多美好的风景。
去完善
释义
1. 百镒:古代的重量单位,一说二十两为一镒。此处“百镒”用来形容竹子的高度和密集程度。 2. 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这里形容竹林的繁茂和深度给人们带来的凉爽感觉。 3. 一径深:一条小路深入竹林的景象。 4. 潜疑:暗自疑惑。 5. 造化:大自然。 6. 铸成林:用金属铸造树林的景象,形象地描绘出竹子金黄色且整齐划一的形态。 7. 贪夫:贪婪的人,这里指对金钱或物质有贪欲的人。 8. 凭阑:靠在栏杆上。 9. 修篁:修长挺拔的竹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咏金竹》是一首描绘金竹美的诗。诗人首先通过对“百镒先寒一径深”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这里的“百镒”是金属的一种,以金喻竹,形象地描绘出金竹的独特风貌。接着诗人通过“潜疑造化铸成林”这一句,进一步揭示了金竹的神秘感,仿佛是天地间大自然造就的神奇景观。而“贪夫或有凭阑者,不见修篁但见金”则表达出了金竹令人叹为观止的美,让那些贪婪的人驻足观望,眼中只有那金色的竹子,忘却了周围的一切。这首诗不仅写出了金竹的金碧辉煌,更展示了其内在的高尚品质与坚韧生命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金竹》是北宋著名文人蒋堂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84年,正值宋朝初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此时,科举制度已经兴起,许多文人士子通过科举进入官场,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公元984年左右,蒋堂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取得优异成绩。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国家事务的关注。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历了许多地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文学、哲学等话题。此外,他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出谋划策。 在宋朝初期的时代背景下,金竹作为一种象征意义丰富的植物,成为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金竹坚韧不拔的品质,象征着文人士子的气节和高尚情操。同时,金竹也是吉祥、富贵、长寿的象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此,蒋堂在《咏金竹》一诗中,通过对金竹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对国家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