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阳羡总部竞渡)
柳外东风不满旗。青裾白面出疏篱。日煞来打鼓侬吹笛,催送儿郎踏浪飞。
倾两耳,斗双螭。家家春酒泻尖泥。侬今已是沧浪客,莫向尊前唱教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柳树外面的东风还没有吹满旗帜。穿着绿色衣服和白色脸庞的人走出稀疏的篱笆。每天太阳落山的时候他们都会敲击锣鼓,而我则吹起长笛,催促孩子们去追寻梦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阳羡:古县名,位于今江苏省宜兴市一带。
2. 总部:指划船比赛的场地或集结地。
3. 竞渡:即划龙舟比赛。
4. 柳外东风不满旗:形容春风轻轻吹拂的景象。
5. 青裾白面:描述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们身着青衣,面色白皙。
6. 日煞来打鼓侬吹笛:描绘赛艇时锣鼓喧天、乐声悠扬的场景。
7. 催送儿郎踏浪飞:比喻运动员们奋力划艇,浪花飞溅的情景。
8. 倾两耳,斗双螭:形容比赛的激烈程度,如同两只神龙在争斗。
9. 春酒:春季酿制的酒,古人认为春季酿酒最好。
10. 泻尖泥:指斟酒。尖泥,一种稀有的名酒,喻美酒。
11. 沧浪客:此处指远离世俗纷扰的人。
12. 教池:古代皇家宫苑中的水池。

去完善
赏析
《鹧鸪天》陈克这首词生动描绘了阳春三月,江南地区人们举行竞渡活动,迎接春天的热闹场面。“柳外东风不满旗”展示了春天的气息,东风轻拂,万物复苏。紧接着,画面出现了一群身穿青色和白色服饰的少年郎,他们欢声笑语地走出篱笆,准备参加活动。
下阙中的“倾两耳,斗双螭。家家春酒泻尖泥”进一步渲染了现场的气氛,少年们全神贯注地倾听鼓声与笛声,争先恐后地投入到比赛中,享受着春酒带来的愉悦。而最后两句“侬今已是沧浪客,莫向尊前唱教池”则流露出作者虽已远离世俗,但依然关注着这种民间传统的情感。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江南水乡那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鹧鸪天·阳羡总部竞渡》是南宋词人陈克的一首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末年,具体年代已经无从考据。当时正是金国和南宋对峙时期,南方人民生活困苦,民生艰难。
陈克出生于书香门第,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他勤奋好学,以诗画闻名于世,得到当时文人雅士的赏识。在南宋末年,他曾担任过官职,但一直未能得到重用。
在这个特殊时期,民间娱乐活动逐渐盛行,龙舟竞渡就是其中之一。陈克有感于百姓生活的艰辛和节日氛围的热闹,创作了这首词。他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展现了人们渴望和平、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