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幽居杂兴

标题包含
幽居杂兴
松桂小菟裘,山扉幽更幽。 蜂王衙早晚,燕子社春秋。 鬓秃难遮老,心宽不贮愁。 年来把锄手,无复揖公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提供关于"真山民"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不完整,能否请您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以便我能为您提供更准确的答案?
去完善

译文
松树与桂花相伴的小屋,山间小屋更显幽静。蜜蜂在花间忙碌早晚,燕子的巢穴记录着春去秋来。头发稀疏难以遮掩老态,心境宽广不会储存忧愁。近年来握起锄头的手,不再向权贵弯腰致敬。
去完善
释义
1. 松桂:松树和桂树,常用来比喻隐居环境。 2. 小菟裘:典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楚子玉自为石珪,于狄泉筑菟裘,为访子仪祈死。”菟裘原是春秋时鲁国大夫庆父的封地,庆父死后其子询因悼念父亲,取其遗骨葬于此。后来菟裘成了思念故乡的象征。这里借指作者的隐居之处。 3. 山扉:山中居所的门。 4. 蜂王衙:形容蜂王在蜂房中的活动,象征著忙碌的社会生活。 5. 燕子社:燕子营巢,每年春天来去,如同社日(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样有规律。 6. 鬓秃:头发花白,形容年老的形象。 7. 心宽:心胸开阔,心态乐观。 8. 把锄手:拿着锄头的手,表示务农劳作。
去完善
赏析
《幽居杂兴》是元末明初诗人真山民的一首山水田园诗。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在深山幽谷中独居的生活情景。诗人以松桂、蜂王和燕子的形象,巧妙地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的热爱和对世事纷扰的超脱。他借助这种意境表达出自己年老的沧桑感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幽居杂兴》是元末明初诗人真山民(生卒年不详)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隐居山林的宁静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元朝末年或明朝初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政治腐败、战乱频繁。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真山民作为一个有识之士,深感社会的黑暗和现实的残酷。他选择了远离尘嚣,隐居山林,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他在山林间耕耘劳作,与山水为伴,欣赏大自然的美好景色,感受生命的真谛。这首《幽居杂兴》就是他在这样的生活中有感而发的作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