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清明今日是,原上一经过。
新葬冢无数,未来人更多。
此生曾悟否,不乐复如何。
莫待浇坟土,樽前且醉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明节这天,我路过原野。
看到许多新立的坟冢,感叹将来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这一生是否有过领悟?如果不能快乐又能怎样呢?
别等到墓前的泥土被浇上,就在杯酒之间尽情歌唱吧。
去完善
释义
1. 原:平原;原野
2. 冢:坟墓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清明节扫墓的古诗词。诗人以清明这一传统节日为背景,通过对原野上新葬墓冢无数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死无常、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在人生旅途中曾经领悟到的快乐与痛苦,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诗的最后两句“莫待浇坟土,樽前且醉歌”,意味着诗人主张活在当下,珍惜每一刻的生活,用美酒和歌声来庆祝每一个美好的时刻,而不是等到将来为坟墓培土时再去悼念逝者。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明》是元朝诗人真山民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期间,人们扫墓祭祖、踏青游玩的情景。真山民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在清明节这一特殊日子的沉重心情。
真山民生活在元朝晚期,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真山民本人也曾经历过流亡的生活,这使得他在诗歌中表现出对故乡和亲情的深深眷恋。同时,元朝晚期的社会状况也为他的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能够通过对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描绘,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