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夏日

标题包含
夏日
虚窗暑亦凉,境静昼偏长。 树色烟明灭,蝉声风抑扬。 家贫书是业,身老睡为乡。 赤日黄埃客,纷纷为底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提供关于"真山民"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不完整,能否请您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以便我能为您提供更准确的答案?
去完善

译文
敞开窗户度过炎炎夏日也倍感凉爽,宁静的环境中时间似乎过得更为缓慢。 树木的颜色在烟雾中若隐若现,蝉鸣声伴随着轻风吹拂时强时弱。 家境贫寒的人把读书作为事业,身心疲惫的人以睡眠为归宿。 那些每天忙忙碌碌的人们,在这烈日下的滚滚红尘里寻求什么呢?
去完善
释义
1. 真山民:南宋末年诗人。2. 虚窗:开有窗户的廊檐。3. 暑亦凉:指在酷热的夏日中也能感受到一丝清凉。4. 境静:环境安静。5. 昼偏长:白昼时间相对较长。6. 树色烟明灭:指树木的颜色在烟雾中时隐时现。7. 蝉声风抑扬:指蝉鸣的声音随风而起起起伏伏。8. 书是业:以读书为事业。9. 身老睡为乡:形容身体疲惫,睡觉成了休息的地方。10. 赤日黄埃客:指在炎热日子里奔波的人。11. 纷纷为底忙:形容人们忙忙碌碌,却不知道究竟为了什么而忙碌。
去完善
赏析
《夏日》这首古诗通过对夏日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作者在炎炎夏日中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思考。“虚窗暑亦凉”这一句写出了夏天虽然炎热,但在一扇敞开的窗户旁也能感受到一丝清凉。接下来的“境静昼偏长”则表达了在这种宁静的环境中,时间似乎过得格外缓慢。接着,诗人通过“树色烟明灭”和“蝉声风抑扬”的描绘,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一片夏日的绿意盎然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然而,诗人在后半部分笔锋一转,提到了自己的处境:“家贫书是业,身老睡为乡。”这两句道出了诗人尽管家境贫寒,但依然坚持读书,以求有所作为;而年岁渐长的他,也只有在睡眠中寻找片刻的慰藉。这与前面描绘的美好夏日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最后两句,“赤日黄埃客,纷纷为底忙?”诗人发出了对生活的质疑:那些在炎炎烈日下奔波劳碌的人们,究竟在为谁忙碌、为何而忙呢?这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现实的深刻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同时也展示了他在逆境中仍然坚持追求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日》是南宋诗人真山民创作的一首描绘夏日景色的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后期。 在这个时期,真山民作为一名文人墨客,曾在朝廷担任过一些职务,但并未受到重用。他的人生际遇充满了曲折,曾一度在官场沉浮,最后选择隐退山林,过着清贫而简朴的生活。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对自然界的感知尤为敏锐,对夏日的描绘生动而富有情感。 在这一时期,南宋社会正处于金、蒙的威胁之下,政治腐败,民生困苦。真山民在诗中通过对夏日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坚定选择。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