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日

标题包含
春日
韶光今几许,我欲问流鶑。 花影扫不去,草根锄又生。 心空诸妄息,身老万缘轻。 正是春风好,幽兰不肯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提供关于"真山民"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不完整,能否请您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以便我能为您提供更准确的答案?
去完善

译文
时光如今还剩多少,我想问问路过的鸟儿。 花朵的影子无法抹去,草根被锄头挖掉后又重新生长。 心中清空了所有杂念,身体虽然老去但万事万物都变轻了。 这正是春风最美好之时,幽兰不愿与其它花儿争艳。
去完善
释义
1. 韶光:美好的时光,多指春光。 2. 流鸎:即黄莺鸟。此处用“流莺”意指春天的景色。 3. 花影:花朵的投影。 4. 草根:植物根部的部分。这里指代杂草。 5. 锄:除草的工具。 6. 心空:心境平和,无杂念。 7. 诸妄:所有的虚幻、不真实的事物。 8. 息:止住,平息。 9. 万缘轻:各种世俗纷扰都变得不重要了。 10. 幽兰:指品质高洁的人。 11. 肯:表示愿意或倾向。 12. 争:争夺,竞争。
去完善
赏析
《春日》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意境。诗中,作者将春天的美好与内心世界的宁静相结合,展现了一幅淡雅的春日画卷。首联“韶光今几许,我欲问流莺”中,作者以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时光的珍视和对春天的期盼。接下来,在颔联“花影扫不去,草根锄又生”中,诗人通过对花影和草根的描绘,表达了春天生命力的旺盛和自然的轮回。颈联“心空诸妄息,身老万缘轻”则揭示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美景时心境的豁达与宁静。尾联“正是春风好,幽兰不肯争”则进一步传达了诗人与世无争、坚守内心的精神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春天的生机盎然,又有诗人淡泊明志的内心世界,使得全诗充满了宁静致远的氛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是南宋诗人真山民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此时正值南宋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断,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政治腐败,民生疾苦。 真山民本名袁牧,曾担任宋朝的官员,但在南宋灭亡后,他隐姓埋名,避世山林,以遗民自居。这首诗正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统治者的讽刺。 在《春日》一诗中,真山民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描写,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图景。一方面,诗人赞美了春天的美好,以及农民的勤劳;另一方面,他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如农民的生活困苦、官僚的腐化堕落等。这首诗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社会的反思,充分体现了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忧患意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