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潘恕堂见寄
抱瓮区区老汉阴,空斋拥鼻日长吟。
青山隔截市朝面,白发消磨豪杰心。
书既无成休学剑,贵无可买耻言金。
情知不入鸳鸾侣,頼有鸥盟尚可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抱着大水罐的老汉在阴凉处休息,独自关在书房里整日长叹。
青山阻断了城市的喧嚣,白发已经磨平了英雄的豪情壮志。
诗书未曾有成不必学习剑术,身无长物却耻于谈论金钱。
虽然知道不可能成为那些光鲜亮丽的人,但还好还有那些海鸥般的朋友可寻。
去完善
释义
1. 抱瓮:即指抱着水瓮浇水施肥的农活,表示辛勤劳作。
2. 区区:形容小事一桩或者谦虚的口吻。
3. 老汉阴:指在汉阴地区的老者。
4. 拥鼻:以手捂鼻,表示一个人在沉思或思考问题。
5. 日长吟:形容日子悠长,表达孤独、寂寞的情绪。
6. 青山隔截:用青山比喻远离闹市的地方,此处表达诗人的生活环境远离繁华。
7. 市朝面:指城市的喧嚣热闹景象,此处表示诗人的隐逸生活与城市的繁华隔绝。
8. 白发消磨:形容时间的流逝,使诗人失去了年轻时的壮志豪情。
9. 豪杰心:指英雄志士的精神面貌,这里表达了诗人在时间流逝中逐渐消沉的心境。
10. 书既无成:形容学业没有取得成就。
11. 学剑:学习剑术,这里代表习武从军,意味着诗人放弃了从军报国之路。
12. 贵无可买:指金钱无法换取尊贵地位,表达诗人对权势的鄙视。
13. 言金:指谈论钱财之事。
14. 鸳鸾侣: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15. 頼:同“赖”,依赖。
16. 鸥盟:意指和鸥鸟结为朋友,象征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深沉的内心独白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见,展现了诗人真山民坚守自我、孤芳自赏的精神风貌。诗中首句“抱瓮区区老汉阴”展现出诗人孤寂而勤奋的形象,通过讲述在幽静的环境里辛勤劳作的老汉来暗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坚定。接下来的“空斋拥鼻日长吟”则是对诗人日常生活的描绘,他独自待在家中的书房,整日长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第二联“青山隔截市朝面,白发消磨豪杰心”,诗人以青翠的山峦将他与世俗世界隔离开来,表现出诗人对喧闹世界的拒斥和远离。尽管时光荏苒,头上的白发渐渐增多,但诗人仍保持着一颗豪杰之心。这一联反映了诗人虽然年纪渐老,但仍拥有一颗热爱生活、不甘平庸的心。
第三联“书既无成休学剑,贵无可买耻言金”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薄态度。他深知自己在学问上难以取得辉煌成就,因此放弃了学习武艺的念头。同时,诗人认为如果无法通过自己的才华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地位,那么谈论金钱就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情。
最后一联“情知不入鸳鸾侣,頼有鸥盟尚可寻”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他知道自己和那些达官显贵们不是同一类的人,但他还是愿意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这里的“鸥盟”指代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坚守内心信念,淡泊名利,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潘恕堂见寄》是南宋诗人真山民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40年左右,正值宋金战争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真山民正处于人生低谷。他原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士人,但由于政治原因,未能在官场施展才华。此时,他的好友潘恕堂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两人在这一特殊时期相互鼓励,抒发心中的感慨。
当时的社会背景十分复杂。一方面,南宋政权正面临着金国的强大压力,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另一方面,南宋内部党派纷争不断,政坛混乱,许多有识之士无法施展抱负。在这种背景下,真山民和潘恕堂等文人墨客选择了通过诗歌来抒发胸臆,表达他们对时局的关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